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一化学同步练习:硝酸的性质一、选择题1.现有下列物质,其中必须保存在棕色瓶里的是()①氯水②氨水③浓硝酸④硝酸银⑤烧碱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②⑤2.下列关于浓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挥发性,因而浓硝酸略带有黄色B.具有不稳定性,实验室里应保存在棕色瓶中C.具有氧化性,常温下可以跟铜缓慢反应D.具有酸性,实验室可以用它来制氢气3.0.3molCu与足量的稀HNO3完全反应时,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A.0.3molB.0.6molC.0.4molD.0.2mol4.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H+、NO3-、Fe2+、Na+B.Ag+、NO3-、C1-、K+C.K+、Ba2+、OH-、SO42-D.Cu2+、NH4+、Br-、OH-5.将14g铜银合金与足量的HNO3反应,放出的气体与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L的O2混合后再通入水中,恰好全部吸收,则合金中铜的质量为()A.3.2gB.4.8gC.6.4gD.10.8g6.向硝酸钠溶液中加入铜粉不发生反应,若再加入某种盐,则铜粉可以逐渐溶解,符合此条件的盐是()A.ZnSO4B.NaHCO3C.NaHSO4D.Fe(NO3)3二、填空题7.请在横线上填写下列各反应表明了HNO3的什么性质。若是氧化还原,请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①NaNO3(s)+H2SO4(浓)NaHSO4+HNO3↑_____________。②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_____________。③C+4HNO3(浓)4NO2↑+CO2↑+2H2O_______________。④Na2CO3+2HNO3====2NaNO3+CO2↑+H2O_____________。⑤4HNO32H2O+4NO2↑+O2↑_____________。8.硝酸在反应中的动态变化: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回答下列问题:(1)开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现象为(2)若铜有剩余,则临近结束时的反应方程式为(3)待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少量25%的硫酸,现象为原因是9.A、B、C、D均为中学所学的常见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及其他物质已经略去):。(1)若A、D的水溶液均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且D为强酸,则A、D分别为(填写化学式)A:,D:。写出A→B转化的化学方程式:。(2)若A的水溶液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D的稀溶液能使蓝色的湿润石蕊试纸变红。则A为,写出A→B转化的化学方程式:10.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某校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B为一个用金属丝固定的干燥管,内装块状碳酸钙固体;E为一个空的蒸馏烧瓶;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双连打气球。(1)实验时,为在E烧瓶中收集到NO,以便观察颜色,必须事先赶出去其中的空气。其中第一步实验操作为:。如何确定E中空气已被赶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A中铜丝放入稀硝酸中,给装置A微微加热,在装置A中产生无色气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如何证明E中收集到的是NO而不是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C中白色沉淀溶解,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11.若将12.7gCu跟足量的浓硝酸反应,铜消耗完时,(1)产生气体的体积为多少?(标准状况,不考虑NO2转化成N2O4)(2)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多少?1.B2.B3.D4.A5.A6.C7.①挥发性;②强氧化性、酸性;③强氧化性;④强酸性;⑤不稳定性8.(1)Cu+4HNO3(浓)=Cu(NO3)2+2NO2↑+2H2O,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变蓝,(2)3Cu+8HNO3=3Cu(NO3)2+2NO↑+4H2O,(3)反应继续进行,3Cu+8H++2NO3—=3Cu2++NO↑+4H2O,9、(1)A:H2SD:H2SO4(2)A:NH310.(1)将装CaCO3的干燥管下移与稀HNO3反应产生CO2;当C处出现白色沉淀时(2)3Cu+8H++2NO3-3Cu2++2NO↑+4H2O(3)用F向E中鼓入空气,E内颜色加深;NO2进入C生成HNO3使CaCO3溶解(4)吸收过量的NO2,防止空气污染11.(1)8.96L;(2)0.4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