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8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1.(2018·成都高三摸底)16世纪初,欧洲的马和牛被引进到美洲;1555年中国出现了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18世纪初,原产自美洲的咖啡风靡欧洲。据此可知()A.美洲在世界物种交换中居主导地位B.新航路开辟催生出欧洲新的生产方式C.世界交往的理性化促进了文明进步D.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取得了重大进展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后使得不同洲之间的物种实现了多向交流,并没有哪洲的物种占据主导地位的现象,故A项错误;根据题意,实现的是物种交流,并未催生出欧洲新的生产方式,故B项错误;根据题意,新航路开辟实现的是生物上的物种交流,并未出现理性化,故C项错误;根据题意,欧洲、美洲、中国的物种交流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故D项正确。2.列宁曾说:“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却吸取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这说明马克思主义()A.已经被世界上大多数人所接受B.继承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C.借鉴了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D.只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答案C解析“吸取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说明马克思主义借鉴了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故C项正确。3.(2018·安阳高三9月调研)1970年第三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宣言中经济部分的章节超过了政治部分,此后的各次首脑会议,经济问题被列为重要议程,并为此专门发表宣言。这表明不结盟运动()A.政治奋斗目标已趋向完成B.致力于构建新的国际经济秩序C.遭到超级大国的分裂破坏D.逐步背离了其成立初期的宗旨答案B解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对第三世界国家经济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和影响,因此这一时期增加经济问题的议案,主要是打破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故B项正确。4.(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测试)学者费里德曼认为,“随着全球体系中心的转移以及体系内部各成员经济地位的升降起伏,现在的全球体系已经无法维持一元化的文化逻辑”。该学者强调的是()A.文化与全球体系中心紧密联系B.经济实力是全球体系中心转移的决定性因素C.多种文化的共存是历史的必然D.文化的全球扩展需要坚强的经济实力做后盾答案C解析根据“全球体系已经无法维持一元化的文化逻辑”得出多种文化的共存是历史的必然,故C项正确。5.(2017·孝感一模,20)下图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据图可知,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下列对造成这种现象原因的解读中,比较合理的是()A.世界经济多极化冲击了发达国家工业B.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C.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D.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相继取得民族独立答案C解析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减少主要是因为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故C项正确。6.印尼开国总统苏加诺谈到某次国际会议时说:“当中国龙、印度神牛、埃及斯芬克斯(即狮身人面像)、缅甸孔雀、泰国白象、越南九头蛇、菲律宾虎和印尼牛一起共舞时,殖民主义将被彻底粉碎。”这次会议()A.实践了不结盟运动的政策B.促成了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C.改变了联合国的力量对比D.力图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答案D解析材料中“一起共舞时,殖民主义将被彻底粉碎”表明万隆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故D项正确。7.(2018·重庆高三11月调研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朝贡体系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9世纪末,在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以儒家价值为基础而建构的国际关系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朝贡国接受中华帝国朝廷的诘问并作出陈奏说明,并派人质、侍从来中国,以此表示臣服;还要定期向中华帝国朝廷进献贡品,中国要对其进行封赏以体现皇恩浩荡、天朝恩典。通过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朝贡国从中原王朝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学习到先进的中原文化,获得中原王朝的安全保护。中原王朝的统治者通过“万邦来朝”的形式来彰显自身“德化来远”,以此证明自身统治的合法性。正是这种持续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