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二节一周强化一、一周知识概述第一节鸦片战争(一)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1、政治:英国较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国力强盛;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2、经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标记英国在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封建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贫困落后。3、对外关系:英国顽固推行殖民扩张政策,成为世界霸主;中国闭关锁国,封建保守,落后于世界潮流。4、结论:为满足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英国迫切要求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市场,顽固推行殖民扩张政策,蓄意用武力打开贫弱的中国的大门,这是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走私运动,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这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二)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1、中英正当贸易:战前,中国因自然经济的抵制和闭关锁国政策的限制而处于出超地位。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林则徐雕像2、中国禁烟:鸦片输入严重危害了清朝统治,林则徐受命广东禁烟。3、英国发难:借口发动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三)鸦片战争的经过1、开始:1840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2、扩大:1841年初——1842年,英军占领香港岛及东南沿海一些城市。3、结束:1842年8月,英舰抵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服求和。第二节鸦片战争的影响(一)中英《南京条约》(二)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1、时间:1844年2、(三)鸦片战争的影响二、重难点知识讲解(一)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主观原因是清王朝的腐朽落后:处在封建社会末期的清王朝,自然经济造成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综合国力衰弱,清政府政治腐败。长期闭关锁国不了解西方世界,对于战争的发生没有丝毫的精神及物质准备。掌握战争领导权的清朝统治集团战和不定,军事指挥失当。客观原因是英国综合国力强大:英国处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到19世纪上半期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了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科学技术领先,武器装备精良,海军实力强大战争准备充分。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二)全面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1、直接影响:(1)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鸦片战争使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的变化,是鸦片战争对中国最根本的影响。(2)社会矛盾的变化:社会性质的变化决定了社会矛盾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成为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3)革命任务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近代史由此开端。2、间接影响:(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入侵。(2)太平天国运动兴起。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更加腐败,阶级矛盾激化;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西方基督教宣传的“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对处于水深火热的中国劳苦大众有很大的号召力。这些正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3)新思想萌发。鸦片战争惊醒了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他们开始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三)重要概念阐释1、封建自然经济指产品主要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营单位本身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形态。自然经济是在生产力落后条件下存在的一种经济形态,鸦片战争前夕,它在中国仍占统治地位,主要形式是“男耕女织”,即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和家庭手工纺织业的牢固结合。自然经济抑制社会分工,对于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大的排斥力,与外界没有或基本没有经济联系,生产和生活是孤立的、封闭的,反映在思想意识上,自然经济崇尚闭关自守,在技术上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排斥科学技术和竞争。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使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