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3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标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副标题: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关键词:十一届三中全会、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难度:3重要程度:近年高考对本节内容考查所占比例较少,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偶尔也会在主观题某一小问中出现内容:考点精析:一.邓小平理论(1)原因:思想路线拨乱反正:①旗帜鲜明反对“两个凡是”。两个凡是的错误在于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实质就是要延续文革以来的“左”的错误。②支持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这次讨论冲破长期形成的僵化局面,解放了思想,推动了党的指导思想和各战线上的拨乱反正。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③1978年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实际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2)邓小平理论形成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标志。①地位: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②内容: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B、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上;C、阐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是邓小平在新时期的又一历史性贡献;D、认为社会主义不但要发展生产力,还要解放生产力,因此必须改革从苏联借鉴来的经济体制,必须对外开放。(3)南方谈话——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邓小平理论成熟A、背景:①国际上世界局势变化巨大,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低潮;冷战格局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②国内发生1989年政治风波,社会主义事业面临严峻挑战。B、内容①社会主义本质: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标志。这一论断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基础。C、评价:提出了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主张,在重要历史关头又一次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方向,被视为改革开放的第二个宣言。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形成一个完整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形成科学体系。(4)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A、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根本任务:解放发展生产力;发展动力:改革开放;C、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D、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E、战略步骤:三步走战略;F、党的领导:坚持中共的领导核心;G、依靠力量:必须依靠广大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H、祖国统一:一国两制;I、发展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①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②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③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的思想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1)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对党的建设的指导意义:①回答了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党的问题。②进一步指明了实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总目标的方向和途径,对保持党的先进性提出了新要求。(3)对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指导意义: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基本问题,使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升华到新的高度。②科学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历史经验。③以最概括的形式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由先进生产力决定、由先进文化引导、由人民群众推动的基本原理。④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