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教学设计教材依据《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是山东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依法享有人身权、财产权、消费者权……》中的第七课《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中的第二个框题。设计思路本节内容由两部分构成,第一个层次“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引导学生理解法律是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行为的;第二个层次“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让学生明白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寻求法律保护,可以通过协商和解、提起诉讼等途径,有关机关依法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合法权益。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培养自己依法办事的观念、权利和义务的观念、把法律作为首要的行为准绳的观念。2知识与能力理解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提高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能力。3过程与方法知道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本节课的重点为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本节课的难点是法律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因为法律正是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涉及的知识比较专业、深入。这对于法律知识了解不系统、不全面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教学方法启发式点破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探究法、归纳法。教学设计自学指导阅读P92-95的正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2.法律是怎样规范人们的行为的?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法律的重要内容,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3.我国法律是怎样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的?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阅读P92郭某的故事,思考:1、镇政府的做法依据是什么?明确观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对郭父做处罚。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让子女接受规定年限的教育是家长的义务。2、这里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明确观点: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阅读P93的非典型肺炎的故事,思考:我们要对不愿意配合的人说:(提示:在特殊情况下“接受隔离”是公民应尽的义务)遇到类似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明确观点: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辨析:有人说,法律只是规范违法犯罪分子的行为,对我们普通人没什么意义?明确观点: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法律的重要内容。我国法律规定了公民享有什么权利,应该履行什么义务,并对不履行义务的行为予以制裁。使公民懂得在社会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法律正是通过规定公民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行为的。不管是普通公民还是违法犯罪分子,其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约束和规范。阅读P93张华的故事,思考:自己或自己的家人与他人发生纠纷时,应该怎么解决?设计目的:设计表格,将发生纠纷时,我们可能的做法以及导致的后果一目了然的展现出来,让通过么通过比较选择合适的解决办法扩展思考:(1)张华的表哥如果提起诉讼的话,属于哪种诉讼?此外,诉讼还有哪几种?(2)老板会受到哪种制裁?该制裁的形式有哪些?制裁还有哪几种?(提示:课本P94-95的相关链接)设计目的:联系张华表哥的事情续写一个后续,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联系到相关链接知识点,可谓一举两得。观察图片,仔细思考:可能采取的措施可能导致的后果选择1忍气吞声破财消灾变本加厉后患无穷(提示: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如实反映情况,按照法定程序,依靠法律的力量解决问题,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2只身赴险死拼蛮干无谓流血人财两失3非法报复以暴抗暴害人害己得不偿失4求助报警依法维权惩罚坏人保卫自己(1)你对漫画中爸爸和妈妈的说法有何评价?明确观点:①爸爸的说法是用暴力手段打击报复对方,不符合法律的要求,会受到法律制裁;②妈妈的说法是缺乏维权意识的体现,这样不仅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也会纵容商家的这一做法。如果你遇到类似问题,应该怎样做?体现了法律具有什么作用?明确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