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洪水学区语文备课组《翠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会认、会写课文中生字。2.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进而理解这些特点和翠鸟的捉鱼本领有什么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这些特点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渐渐形成的。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描写翠鸟捕食小鱼时动作敏捷的句子。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生字可让学生自学,说说哪些字认识,不认识的字用什么方法来学,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分组讨论学习。2.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和情感参与,在朗读的过程中,要不朗读和理解结合起来,在正确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品词品句,加深理解,产生顿悟,体会语言的妙处,体会翠鸟的可爱。(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二、教学重点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三、教学难点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四、教学方法教法:导读法学法:读悟、合作探究相结合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衬衫、透亮、泡泡、又尖又长、清脆、一眨眼、逃脱、饲养、渔翁、石壁、打消、念头”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重难点:初步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教学过程:一、课前训练交流自己认识的鸟。二、情景导入,揭示课题1.师述:同学们,听──(多媒体课件播放“百鸟争鸣”声)你们听到了什么?你们都喜欢鸟吗?都喜欢哪些鸟?为什么?2.过渡:是呀,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都喜欢它。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新的朋友──翠鸟,一起叫一叫它的名字,(齐读课题)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翠鸟。三、检测预习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2.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第一段,引导学生根据这段内容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理解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留待学习课文时探讨,简单的当时解决。(如:理解“橄榄”可出示实物;理解“苇秆”可依图介绍:苇秆就是芦苇的茎,很细,很光滑,中间是空的。)四、合作交流、梳理问题1.默读课文第一段,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翠鸟外形的,边读边用铅笔在书上勾画。2.指名按课文中叙述的顺序说一说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学生说的同时,教师操作CAI课件依次画出翠鸟各部分的轮廓。)3.说说从总体上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下到上)写羽毛的部分呢?(先总说,再分说头部、背部、腹部)五、质疑、解惑、适机点拨1.学生分小组再次认真朗读课文,讨论并记住翠鸟各部分的特点。2.指名按顺序说说翠鸟各部分的特点。(学生说的同时,教师操作课件依次给翠鸟的各部分涂上相应颜色。)3.指名从整体上说一说这只翠鸟的特点。(小巧玲珑、颜色鲜艳)4.理解“小巧玲珑”的意思。(从三方面进行引导:⑴补充介绍:翠鸟体形很小,身长只有15厘米,相当于大人的拳头那么大;⑵结合翠鸟停的地方--苇秆的特点进行体会。⑶观察课件中的翠鸟图进行体会。)5.学生看多媒体课件中的彩色翠鸟图,练习按一定的顺序向大家介绍翠鸟的外形。六、问题共享、升华延伸1.课文第一段从爪子、羽毛、眼睛、嘴巴四个方面把翠鸟描写得栩栩如生、活泼可爱。你们认为哪些句子写得最精彩?引导学生鉴赏、朗读。如:⑴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的衬衫。⑵头上的羽毛是橄榄色和翠绿的,背上的羽毛是浅绿色的,腹部的羽毛是赤褐色的。(⑴句用打比方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翠鸟的头部、背部、腹部羽毛的特点,从中透出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2.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翠鸟的外形写得如此精彩?⑴作者认真地进行了观察并且对翠鸟有着深深的喜爱之情;⑵写作时,按一定的顺序抓住了翠鸟的特点。3.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第一段。⑴学生分小组练习有感情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