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年级的起步作文教学高县沙河实验小学黄兰《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作文难,难作文,文难作。”一说到作文,也许很多老师都感到头疼,不知从何下手,学生刚跨入习作之门,也会产生畏惧心理,如果教师指导方法不当,有可能会输在习作的起跑线上。当然教师的方法得当,作文教学也是一件挺容易的事。今年,我任教三年级语文,依据三年级的习作要求,我尝试着用以下方法对学生进行习作的指导:一、激发兴趣,唤起习作的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一句千古不变的真理。三年级是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是在二年级说话写话的基础上,向高年级迈进,学着写一篇完整的文章。作为教师来说,刚开始要求不能太高,在字数上也不能做硬行的规定,只要孩子们愿写、想写就够了。以鼓励、表扬为主,不要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让他们一开始就觉得作文好难,打消他们的积极性。同时,还要重视第一次作文的教学,一定要注意放大学生的优点,要给他们讲清楚文章的基本结构,让孩子的头脑中对一篇文章有一个大概的模式。要让他们懂得写文章就是写身边的事,写自己的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二、重视引导,发散思维的火花三年级的孩子,刚接触到作文,难免无从下手,作为老师来说,应给予充分的指导,让孩子对每次写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明白该怎么写。我在教学三年级第二单元写人的作文时采用了这样的方法:首先,我引导孩子们回忆本单元的课文,让他们明确这几篇课文都是用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接着,我让学生读作文要求,明白本次写作是写熟悉的一个人的一件事,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很自然地引入本次作文的教学,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题、审题的习惯。然后,我就进行此次的作文教学,首先,我就问学生你熟悉的人是谁?根据学生的回答我进行了适时的板书。接着,我选取了学生最熟悉的妈妈来进行教学,我首先让学生说说你想说妈妈的哪件事,请你用一句话来说说妈妈的这件事。然后我又让学生把刚才说的事具体地说一说(自由说、同桌说)。全班交流时我重视了引导,调动孩子的经历。如:有的孩子说到他或她生病发烧时,妈妈耐心地照顾她或他时,我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点拨指导,发烧时的症状,妈妈着急地说了什么?到了医院,妈妈对医生说了什么?又如:有的孩子谈到偷钱时,我又进行了指导,为什么要偷钱啊?怎么偷的?加动作,还创设了情境让学生表演。最后,再让学生把刚才说的连起来写成一段。并告诉孩子们写事的这段就是文章的中间那段。最后讲开头、结尾和题目。开头要1点题,和中间的内容要有联系,还可以写写妈妈的外貌。结尾的形式多样,可以直接抒情,我爱我的妈妈,也可以写其他形式,你们喜欢我的妈妈吗?等。题目要精彩,如我的妈妈、严格的妈妈、我爱妈妈等。讲完了这些,教师要加以总结,让学生明白一篇完整的文章就是由一个精彩的题目,好的开头和结尾,中间具体的事情组成。为了避免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我还让学生照样子说说其他人的其他事,发散了学生思维火花,让他们尽情地表达自己想说的话。在动笔之前,我还对学生进行了这样的要求,班上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可以写刚才说过的事,其他同学觉得自己最优秀可以写其他人的其他事,中等水平的孩子可以写妈妈的其他事。这样,既调动了优生的积极性,又让其他的孩子有话可说,文章也多样化。其他类型的作文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进行指导。三、注重评讲,修改形式的多样化每篇作文我讲评两次。学生作文草稿交上来后,我先粗略地看一遍,对于写得差的同学我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指导,要求他们再写一次。修改时,我的方式多样:1、对于学生写得好的词、句、段,我都用波浪线勾画出来,注上五角星。2、适当修改学生写错的字和不通顺的语句。3、对学生的作文给一个综合性的激励性的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