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2016—2017学年度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6页,共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对应的虚线框内.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第Ⅱ卷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监考人只将答题卡收回.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它“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中国早期阶级社会中政权结构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由部落联盟转变而来的‘联邦’或‘邦联’式的松散的国家结构形式。”材料中所提的政权结构的表现形式是指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2.《吕氏春秋·重己篇》记载大力士乌获“疾引牛尾,尾绝力勯(dān,尽),而牛不可行,逆也。使五尺竖子引其棬(juàn,牛鼻环)而牛恣所以之,顺也。”与之大致同时代的是A.田庄手工业发达B.铁农具的使用C.曲辕犁得到推广D.郡县制普遍确立3.对右图所示措施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利于汉初经济恢复B.促进自然经济的发展C.为秦国增强实力统一全国创造条件D.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4.据统计,清初期江南地区棉花与棉纺织业市镇有52个,蚕桑与丝织市镇有25个;长江中游湖北、湖南、江西陶瓷业市镇有25个,纺织丝市镇44个。这些市镇中手工工场较为发达。这一现象说明A.自然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对外贸易繁盛C.商品经济活跃,社会处于转型的前夜D.手工业发展迅速,社会分工明显5.19世纪50年代初,在中国的一位英国人说:“我还没看见过一个靠劳作生活的中国人穿过一件用我们的布料做的衣服。”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B.外国的布料质量不如当地土布C.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进口D.中国农民生活贫困购买力下降6.2015年国家考古部门确定2014年在黄海海域发现的沉船“丹东一号”为历史上著名的“致远舰”,并开始研究打捞的可行性方案。“致远舰”打捞的重要意义是研究A.甲午战争的爆发B.丁汝昌的生平C.北洋舰队的覆灭D.中国的近代化7.1862年,四川总督骆秉章致函总理衙门说,习教(洋教)之人,“恃法国为其教主,常有赴衙门求见,干预公事。拒之则在外喧嚷,接见则日不暇给。”信函内容表明A.列强已经控制了清政府B.西方宗教势力深入到内地C.宗教势力影响地方行政D.地方官仇视洋教的传播8.下列竹枝词中,不能反映晚清时期新的社会风尚的是A.门外电灯明似昼,陕西巷深醉琼林B.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C.衣裳朴素容幽静,程度绝高女学生D.十三行畔搬洋货,如看波斯进宝图9.1953至1960年,在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内地与沿海分别占47.8%和41.8%。交通运输投资,内地占60%多。整个一五计划期间,内地工业产值平均年增长20.4%,比沿海高出3.6个百分点。表明当时A.沿海经济发展滞后B.注重协调地区发展C.工业区域分布合理D.计划经济弊端显现10.1971年6月,英国告知尼克松政府,英将撤出驻台领事馆。后又明确表示不支持任何两个中国性质的方案。澳大利亚总理麦克马洪表示澳方长期目标是对华关系正常化,要求美国重新考虑现实问题。在此背景下,在对华问题上美国将会A.对联合国代表权问题有所松动B.“小球转动大球”进行民间交流C.迅速放弃两个中国的既定政策D.强硬控制盟友强化对华政策11.《小岗村的四次红手印》中写道:“30年前的分田单干,只能保证肚子问题,不能保证致富。……2006年1月25日,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提出把土地集中起来,以合作社为龙头,整合资源搞适度规模经营,村民以土地持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小岗村的变化反映了A.合作社经济有持久生命力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必须废除C.农村生产关系的适时调整D.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变化12.下表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