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威远中学2021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补习班)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B-11C-12N-14O-16F-19Mg-24Al-27Si-28P-31S-32Cl-35.5K-39Ca-40Fe-56Ni-59Cu-64Ag-108I-127Ba-1377.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驰援武汉首次使用我国自主研发大飞机“运20”的机身材料采用了大量低密度、高强度的铝锂合金B.疫情期间,“网课”成了我们的主要学习方式,网络光缆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C.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不是焰色反应D.“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红泥”是因其含有氧化铁8.双环己烷()又称联环己烷、环己基环己烷,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有机物。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与互为同分异构体B.一氯代物和二氯代物均超过3种C.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内D.生成1molC12H26至少需要2molH29.某同学结合所学知识探究Na2O2和H2能否反应,下列操作及分析中正确的是()A.装置A气密性的检查方法:直接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当漏斗中液面高于试管中液面且高度不变时,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B.装置B中盛放硅胶,目的是除去A中挥发出来的少量水蒸气C.装置C加热前,用试管在干燥管的管口处收集气体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D.装置D中无水CuSO4粉末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10.X、Y、Z、W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Z是地壳中含量第二位的元素,W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Z、X、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的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B.W2Y和W2Y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相同,化学键类型不完全相同C.X、Y与氢三种元素形成的物质中一定不含离子键D.X和Y只能形成一种物质11.根据下列事实书写的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A.向Na2SiO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得到硅酸胶体:SiO32-+2H+=H2SiO3(胶体)B.向FeSO4溶液中加入NH4HCO3溶液得到FeCO3沉淀:Fe2++2HCO3-=FeCO3↓+CO2↑+H2OXYZC.向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稀氨水:Al3++4NH3·H2O=Al3++NH4++2H2OD.在稀硫酸存在下,MnO2将CuS中的硫元素氧化为硫单质:MnO2+CuS+4H+=Mn2++Cu2++S+2H2O12.在反应3Cl2+8NH3===6NH4Cl+N2中,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有0.3molCl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6NAB.若生成2.24L氮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6NAC.若有1.2NA个电子发生转移,则被氧化的氨气的质量是27.2gD.若生成1mol氯化铵转移电子数是n个,则NA=1/n13.某镍冶炼车间排放的漂洗废水中含有一定浓度的Ni2+和Cl-,图甲是双膜三室电沉积法回收废水中的Ni2+的示意图,图乙描述的是实验中阴极液pH与镍回收率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交换膜a为阳离子交换膜B.阳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C.阴极液pH=1时,镍的回收率低主要是有较多的H2生成D.浓缩室得到1L0.5mol/L的盐酸时,阴极回收得到11.8g镍26.(14分)在有机化学中,硫酰氯(SO2Cl2)常用作氯化剂和氯磺化剂,在染料、药品、除草剂和衣用杀虫剂的生产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现在拟用干燥的Cl2和SO2在活性炭催化下制取硫酰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g)+Cl2(g)===SO2Cl2(l)ΔH=-97.3kJ·mol-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未画出)。已知:硫酰氯通常条件下为无色液体,熔点-54.1℃,沸点69.1℃。在潮湿空气中“发烟”;100℃以上开始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氯气,长期放置也会发生分解。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丙中作为反应容器的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装置丙中球形冷凝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控制两种反应物体积相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戊上方分液漏斗中最好选用下列试剂:________(选填字母)。A.蒸馏水B.饱和食盐水C.浓氢氧化钠溶液D.60mol·L-1盐酸(3)若缺少装置己,硫酰氯(SO2Cl2)会和空气中的水反应而变质,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氯磺酸(ClSO3H)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