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兴2006年中考物理一模考试卷第Ⅰ卷(共4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提意,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下表相应的题号内。(每小题2分,共28分)1.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A.不高于36VB.不高于220VC.不高于1.5VD.不高于63V2.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是导体的是A.空气B.橡胶C.油D.盐水3.图1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图14.下列事例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夏天,装有冰水的搪瓷杯外表面会“出汗”B.电灯泡用久了会发黑C.冰雪消融D.一直冰冻的衣服变干5.在很冷的地区,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是因为A.酒精的熔点比水银高B.酒精的凝固点比水银低C.酒精的密度小D.酒精无毒6.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这句话的确切含义是A.铁的重力比木头大B.铁的质量比木头大C.铁的密度比木头大D.铁的体积比木头大7.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振动也能产生声音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D.固体不能传播声音8.下列措施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菜刀钝了,磨一磨B.载重汽车的轮子安装的多而且粗C.在铁轨下铺设枕木D.将背包的背带做得宽一些9.“潭清疑水浅”,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与光的传播无关10.课上,老师在利用投影仪显示例题时,写了例题的投影片距凸透镜的距离是A.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B.大于二倍焦距C.小于一倍焦距D.小于二倍焦距11.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F1和F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已知F1=20N,F2=30N,它们的合力可能是A.大小为10N,方向与F1相同B.大小为10N,方向与F2相同C.大小为50N,方向与F1相反D.大小为50N,方向与F2相反12.在抢险救灾中,大堤上的许多人都身穿厚厚的“背心”,这种“背心”的主要作用是A.抵御风寒B.防止撞伤C.防止被水淹没D.便于识别13.小刚做实验时,把甲、乙两只灯泡串联后通过开关接在电源上。闭合开关后,甲灯发光,乙灯不发光,乙灯不发光的原因是A.乙灯的电阻与甲灯比太小B.乙灯的电阻与甲灯比太大C.流过乙灯的电流比甲灯小D.乙灯灯丝断了14.家用电熨斗为适应不同衣料的熨烫,设计了调整温度的多挡开关。使用时转动旋钮即可使熨斗加热到所需的温度。图2是电熨斗的电路图。旋转多挡开关可以改变1、2、3、4之间的连接情况。现将开关置于温度最高挡,这时,1、2、3、4之间的连接是图3中的哪一幅?图2图3二.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提意,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下表相应的题号内。(每小题3分,共12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5.关于内能和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表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只有物体吸热,物体的内能才能改变C.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D.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16.在家庭电路中,当功率较大的空调启动时,与空调并联的的照明灯泡会变暗。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进户线中的电流变大B.电路中的电阻变大C.电路中的电阻变小D.空调两端的电压大于灯泡两端的电压17.甲、乙两正方体质量之比是1∶3,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它们对桌面的压强之比是3∶4,则A.甲、乙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之比是1∶1B.甲、乙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之比是1∶3C.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9∶8D.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4∶918.如图4所示电路,电阻R=5Ω,灯泡L的额定功率是4W。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6V,60s电流在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是12J,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通过R的电流是1.2AB.通过R的电流是0.2AC.L的额电压是5VD.L的额电压是10V图4第Ⅱ卷(共60分)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9.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0.电动机是把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21.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用水作为工作物质,这是利用了水的比较大的性质。22.如图5所示电路,当开关由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