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第二课时金属和酸水铝和氢氧化钠的反应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总是作还原剂B.非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总是作氧化剂C.钠原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1个电子,而铝原子失去3个电子,所以钠的还原性弱于铝D.金属与酸均反应生成H22、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都生成+2价的硫酸盐,产生氢气的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甲>乙>丙B.反应时消耗硫酸的质量一定相同C.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甲>乙>丙D.甲先反应完,乙最后反应完3、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与足量氧气在常温下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块钠失去电子数多B.两块钠失去电子数一样多C.第二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较大D.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4、等量的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水蒸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则在相同的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A.1∶1B.3∶4C.2∶3D.4∶35、下列有关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②金属钠有强还原性③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以置换出Cu④金属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⑤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电子,所以在化合物中钠的化合价为+1价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④⑤D.②④⑤6、将2.3g钠投入到97.7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等于2.3%B.小于2.3%C.等于4%D.大于4%7、将一小块钠投入FeCl3溶液中,下列有关实验结果的预测正确的是()A.钠溶解,有铁析出,并有气体产生B.只有气体产生C.只有沉淀产生D.既有沉淀产生,又有气体产生8、将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铁片溶解,溶液质量减轻的是()A.稀硫酸B.硫酸铜溶液C.稀盐酸D.AlCl3溶液9、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入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之比为5∶6,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是()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10、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盛冷水的烧杯中,甲同学认为可以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有()①钠投入水中,先沉入水底,后浮出水面②钠立即与水反应,并有气体产生③反应后溶液变红④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⑤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⑥有“嘶嘶”的响声发出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②④⑤⑥D.③④⑤⑥11、(双选)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B.钠与CuSO4溶液反应:2Na+Cu2+===Cu+2Na+C.钠与盐酸反应:Na+2H+===Na++H2↑D.钠跟氯化钾溶液反应:2Na+2H2O===2Na++2OH-+H2↑12、(双选)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空气中极易锈蚀B.铝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C.铝条投入Cu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D.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熔化的铝并不滴落13、等量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四种过量物质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A.NaOH溶液B.稀硫酸C.蔗糖溶液D.NaCl溶液14、等体积的盐酸和苛性钠溶液,分别与二份足量的铝粉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同体积氢气,则盐酸和苛性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1:1B.2:1C.3:1D.2:315、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溶液呈现无色,且加入一小块钠后仍然能大量共存的是()A.K+、MnO42-、SO42-、H+B.Ba2+、Na+、HCO3-、NO3-C.Na+、NO3-、K+、Cl-D.Ca2+、NO3-、Cl-、CO32-16、用铝箔包装0.1mol金属钠,用针扎出一些小孔,放入水中,完全反应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则收集到的气体为(标准状况)()A.O2和H2的混合气体B.1.12LH2C.大于1.12LH2D.小于1.12LH217、向100mL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是()A.滤液只有硫酸铜,滤出固体只有铁B.滤液只有硫酸亚铁,滤出固体为铁、铜C.滤液只有硫酸铜,滤出固体只有铜D.滤液有硫酸亚铁、硫酸铜,滤出固体为铁18、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