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IC-12N-140-16Cl-35.5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最近科学家发现都由磷原子构成的黑磷(黑磷的磷原子二维结构如图)是比石墨烯更好的新型二维半导体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黑磷导电属于化学变化B.黑磷属于化合物C.黑磷与白磷互为同素异形体D.黑磷高温下在空气中可以稳定存在【答案】C【解析】A.黑磷导电类似于金属导电,属于物理变化,A错误;B.黑磷是磷原子形成的单质,不是化合物,B错误;C.黑磷与白磷均是磷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C正确;D.黑磷高温下在空气中易被氧化,D错误,答案选C。2.以下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石膏的化学式:CaSO4·2H2OB.明矾的化学式:KAlS04·12H20C.氨分子的结构式:D.NH4H的电子式:【答案】A【解析】A.石膏的化学式:CaSO4·2H2O,A正确;B.明矾的化学式:KAl(SO4)2·12H2O,B错误;C.氨分子的结构式:,C错误;D.NH4H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D错误,答案选A。【点睛】注意石膏和熟石膏化学式的区别,熟石膏的化学式是2CaSO4·H2O。3.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下面有关13C、15N叙述正确的是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B.13C与12C性质相同C.15N与14N互为同位素D.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13C与15N的中子数分别为7、8,故A错误;B.13C为原子,C60为单质,二者不是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C.15N与14N为质子数都是7,但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则互为同位素,故C正确;D.15N的核外电子数为7,中子数为15-7=8,故D错误;故选C。考点: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同位素及其应用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的构成及原子中的数量关系,较简单,熟悉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及判断可解答。4.X、Y、Z、W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Y、Z两种元素的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N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差1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Z、W处于同一周期B.X、Y、Z、W的原子序数递增C.X、W可形成化学式为XW的离子化合物D.简单离子半径是大于W【答案】B5.下列有关氨水和氯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的微粒种类数相同B.敞口放置后溶液的pH均可能减小C.都能与S0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均具有强氧化性【答案】B【解析】A.氨水中存在的微粒为NH3、H2O、NH3·H2O、NH4+、OH-、H+,氯水中存在Cl2、H2O、H+、Cl-、HClO、ClO-、OH-,所以含有的微粒种类数不同,A错误;B.氨水易挥发,氯水中的次氯酸见光易分解,所以敞口放置后溶液的pH均可能减小,B正确;C.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而能和碱溶液反应,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被氯气氧化,所以都能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但前者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D.氯水中氯气和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氨水没有强氧化性,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氯水和氨水,二者都是混合物,根据方程式确定溶液中存在的微粒,再结合物质的性质来分析解答,注意:液氯和氯水的区别、液氨和氨水的区别。6.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2Fe+6H+=2Fe3++3H2↑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Fe304+8H+=3Fe3++4H2OC.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Fe2++4H++NO3-=Fe3++2H20+NO↑D.将铜屑加入Fe3+溶液中:2Fe3++Cu=2Fe2++Cu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反应产生硫酸亚铁和氢气,离子方程式是Fe+2H+=Fe2++H2↑,错误;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铁、氯化亚铁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3O4+8H+=2Fe3++Fe2++4H2O,错误;C.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反应产生硝酸铁、氯化铁、NO和水,根据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得反应的方程式是:3Fe2++4H++NO3—=3Fe3++2H2O+NO↑,错误;D.将铜屑加入Fe3+溶液中,反应产生Fe2+和Cu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3++Cu=2Fe2++Cu2+,正确。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