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同步练习A1.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纷纷响应,控制大部分地方政权的是()A.革命党人B.北洋军阀和旧官僚C.袁世凯的亲信D.立宪派和旧官僚2.清末“预备立宪”的实质是()A.顺应舆论要求B.引进欧美政体C.改革各级官制D.加强专制政体3.武昌起义成功的客观条件是()A.四川保路运动的发展B.维新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C.黄花岗起义的重大影响D.义和团运动震撼了清王朝4.武昌起义后建立的湖北军政府是一个()A.完全由资产阶级革命派掌权的政府B.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的第一个地方革命政权C.立宪派为主体的资产阶级政府D.由革命派、立宪派和旧官僚组成的联合政权5.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和资产阶级立宪派最大的区别在于()A.清政府为了达到强化中央集权之目的,立宪派要实行责任内阁B.清政府将分散在地方汉族督抚手中军政大权收回中央,集中到满清贵州手中,地方督抚要削弱满清王公大臣权力C.清政府扩大皇族人数,汉族官僚在内阁中人数少D.满清皇族要集权,汉族官僚要分权参考答案1.D2.D3.A4.D5.BB一、单项选择题1.按照时间先后排序()①下诏“预备仿行立宪”②设立以奕劻为首的责任内阁③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④颁布《钦定宪法大纲》⑤宣统即位A.①②③④⑤B.①⑤④③②C.③②④①⑤D.③①④⑤②2.立宪派开始分化于()A.戊戌变法失败后B.保皇派与革命派论战后C.皇族内阁出台后D.武昌起义成功后3.辛亥革命爆发前夕的保路运动首先兴起于()A.湖北B.湖南C.广东D.四川4.辛亥革命爆发前夕的保路运动规模最大的是()A.湖北B.湖南C.广东D.四川5.同盟会会员建立第一个县级革命政权的是()A.刘道一B.徐锡麟C.吴永珊D.龙鸣剑6.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先生在()A.武汉三镇B.上海C.香港D.美国7.武昌起义爆发前,全城戒严搜捕革命党人的湖()A.载沣B.赵尔丰C.端方D.瑞澂8.清政府实行预备立宪的背景不包括()A.湖南、湖北、四川的保路运动B.华兴会、光复会的建立C.同盟会的建立及其准备D.黄花岗起义爆发9.武昌起义的主要参加者是()A.新军B.保路同志军C.农民D.工人10.清政府“预备立宪”没有受到下列政治势力的欢迎()A.立宪派B.革命派C.地主D.绅商二、填空题11.1905年,清政府下诏“______”,后颁布了《_____》,规定皇帝有至高无上的大权。12.1911年___月___日武昌起义爆发;起义成功后,成立______,_______任都督。三、材料解析题13.阅读下列材料川人之极端反对者,不在借款,而在借以丧失国权之款;不在路归国有,而在名则国有,实则为外国所有。——《保路同志会宣言》回答:①文中“保路同志会”是一个什么组织?口号是什么?②“名则国有,实则为外国所有”指什么?③四川保路运动有何意义?四、问答题14.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昌取得成功的社会原因有哪些?参考答案一、1.D2.C3.B4.D5.C6.D7.D8.D9.A10.B二、11.预备仿行立宪钦定宪法大纲12.1010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三、13.①是四川人民在保路运动中成立的群众性组织,口号是“路存与存,路亡与亡”。②清政府1911年宣布铁路国有,收回已经准许商办的铁路干线,将铁路修筑权卖给帝国主义。③四川的保路运动震动全国,影响甚大;湖北清军被调往四川去镇压保路运动,造成武汉地区兵力空虚,给武昌起义的成功创造了条件。四、14.首先,20世纪初湖北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快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湖北出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并成为革命党的骨干。其次,武汉是帝国主义入侵较早的地区,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封建主义的压榨,使这里人民的反抗怒潮不断高涨,为起义奠定了群众基础。第三,革命党人在武汉进行了长期的起义准备,文学社、共进会深入湖北新军做了大量的宣传;组织工作。这样,武汉成为辛亥革命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