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达标检测(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2019·安阳模拟)凸面镜早在唐代就作为小儿玩物出现于长安街市,而西方人在13世纪末制成了眼镜。明朝时眼镜传入中国并很快流行,但人们除了用来读四书五经外,对其本身研究仍毫无进展。这反映了中国传统科技()A.对西方科技发明有影响B.曾经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C.满足于初级的实际应用D.发展步伐落后于西方国家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中国传统科技仅仅局限于娱乐与读经这些最基本的层次,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中国凸面镜对西方科技的影响,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中西传统科技的横向比较,故B项错误;仅仅通过一个凸面镜并不能断定中国传统科技发展步伐落后于西方国家,而且根据史实,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曾长期在世界范围内独领风骚,故D项错误。2.(2019·华中师大新高考联盟测评)徐光启《农政全书》系统地介绍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棉花栽培经验,内容涉及棉花的种植制度,土壤耕作和丰产措施,其中最精彩的就是他总结的“精拣核、早下种、深根、短干、稀科、肥壅”的丰产十四字诀。徐光启()A.弘扬了著书立说的光荣传统B.吸收了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C.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种植结构D.秉承了精耕细作的生产理念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徐光启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棉花栽培经验的总结,符合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要素,秉承了精耕细作的生产理念,故D项正确。3.(2019·德阳模拟)《诗经》中有10多首专门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例如《豳风》,详细叙述了每月所从事的农务、采集、狩猎等活动。这些诗篇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农业技术取得突破B.农业生产受到关注C.小农经济较为发达D.现实主义成为主流解析:选B。《诗经》中有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不能说明农业技术取得突破,故A项错误;《诗经》中有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受到关注,故B项正确;小农经济较为发达是在封建社会,故C项错误;《诗经》是现实主义的源头,但当时现实主义没有成为主流,故D项错误。4.(2019·吉林模拟)项目甲骨文金文时间盘庚迁殷至纣辛亡国殷商晚年至战国之末识别字数一千多一两千用途占卜颂扬功烈庆赏,多有子孙永垂后世之意内容农业、畜牧、货币、交通、家族宗法、战争、国家起源、阶级关系、土地制度等祀典、赐命、征伐、契约、铭刻,结尾常见“其子子孙孙永宝用”等语篇幅每篇一、二字到一百多字数十字到几百字上表为有关甲骨文与金文的比较。据此可知()A.甲骨文是记述商王朝兴亡的史书B.金文的造字方法来源于甲骨文C.商朝的史料只有金文和甲骨文D.文字作为载体是有历史意识的解析:选D。甲骨文是商周时期的文字,不是记述商王朝兴亡的史书,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甲骨文与金文的比较,不能体现出金文的造字方法来源于甲骨文,故B项错误;“商朝的史料只有金文和甲骨文”表述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由材料中甲骨文和金文的用途、内容可知文字作为载体是有历史意识的,故D项正确。5.(2019·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模拟)一般认为,魏晋南北朝以前为书法的自发阶段,强调书法的实用功能(重需求),魏晋以后为书法的自觉阶段,强调书法的审美功能(重追求)。书法艺术有这样的发展的主观原因是()A.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B.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的壮大C.中国汉字的发展和魅力D.东方审美情趣的影响解析:选B。书法艺术由强调书法的实用功能(重需求),到强调书法的审美功能(重追求)的主观原因是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的壮大,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是客观条件,故A项错误,B项正确;中国汉字的发展和魅力是客观存在的,故C项错误;东方审美情趣魏晋南北朝以前也有,故D项错误。6.(2019·乌鲁木齐模拟)文同是北宋著名画家,其诗、文、字、画俱佳,尤其墨竹画成就空前,开创了新的画派。这种画派被后世称为()A.人物画B.风俗画C.文人画D.宫廷画解析:选C。人物画着重突出人物的描绘,故A项错误;风俗画着重描绘社会风俗,故B项错误;文人画将诗书画印集于一体,体现了画家高超的综合文化素质,故C项正确;宫廷画具备高雅庄重的特点,故D项错误。7.(2019·衡水金卷高三全国大联考)宋代的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