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练习与解析国共两党斗争可以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内阶级斗争的主要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向。据此回答1~2题。1.1945年8月,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的阶段过去了,新的情况和任务是国内斗争。”当时,此“斗争”主要集中在A.建设什么性质的国家之争B.国共两党的关系地位之争C.统一战线是否继续存在之争D.国民党同民主党派的权力之争答案:A解析:政治斗争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谁掌握了国家政权,谁就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政治利益。2.抗战胜利后初期,全国内战并未立即爆发,主要原因是①国民党需要争取时间进行军事部署②国内外和平民主舆论的压力③中共中央为实现和平民主进行了努力④解放区军民坚决反对内战,加紧进行土地改革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③答案:D解析: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开始于1947年,可直接排除④。3.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签订《双十协定》,内容涉及国家政治建设,其要点不包括A.召开政治协商会议B.国民党结束“训政”、实施“宪政”C.保障人民享有民主自由权利D.改组国民政府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识记能力,重点是对《双十协定》内容的记忆。“改组国民政府”是政治协商会议的重要成果,而非重庆谈判达成的协议。4.1945年,在努力争取全国和平民主的斗争中,毛泽东告诫全党:“我们当了人民代表,要代表得好,不要像陈独秀。”对此理解最为确切的是A.“和为贵”,努力争取和平B.既要努力争取和平,也要准备自卫斗争C.通过谈判,尽量避免内战D.继续同国民党保持合作,维护统一战线答案:B解析:抗战胜利后,面对全国人民的和平民主要求与国民政府的战争准备,党一方面要从人民利益出发,坚决反对内战,派毛泽东等到重庆进行谈判,另一方面又借鉴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教训,对国民党的战争危险进行自卫反击并做好应对内战的准备。5.内战之初,对国共力量对比状况的正确评述是①国民党在军队数量和武器装备上占据优势②共产党在民心向背上占据人和这一优势③共产党和世界社会主义力量联合起来共同打击美蒋④共产党在各方面都不占优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A解析:经分析可知,②和④是矛盾的,依据史实排除④;另外由于当时美苏划分势力范围,中国属于美国利益范围内,苏联还未公开支持共产党,所以联合反对美蒋是不现实的。6.1946年6月,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当时世人议论纷纷。下列评论中,哪一种更接近事实本质A.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B.楚汉相争,成者王侯败者寇C.“五四”以来,社会势力演化之必然D.玩偶皮影之戏,列强其后也答案:C解析:五四运动以来,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有了先进阶级政党的领导,人民日益觉醒,人民力量日益壮大;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日益独裁腐朽,国共两党的全面内战是历史的必然。A、B两项模糊了战争的性质,也没有揭示战争的根本原因,D项因共产党并非列强统治的工具,决不会受列强操纵,也应排除。7.1945年8月到1946年6月的中国①处在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的过渡阶段②国内阶级矛盾迅速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③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是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④斗争的焦点是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政治斗争阶段特征的准确认识。通过分析可知,四个观点都符合史实,分别从不同方面反映了这一阶段的历史发展特点和趋势。8.解放战争初期能够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主要原因在于A.正确的战略战术B.土地改革获得农民的拥护C.国统区人民群众的支持D.国民党军队士气低落、人数下降答案:A解析:党的正确领导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最主要的原因,解放战争前期能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正是因为党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战术。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41年11月10日,毛泽东与赫尔利最后达成的《中国国民政府、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的协定》内容如下:一、中国国民政府、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应共同工作,统一中国一切军事力量,以便迅速击败日本与重建中国。二、现在的国民政府应改组为包含所有抗日党派和无党派政治人物的代表的联合国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