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2)李仕才一、选择题1、(2018·厦门高二第一学期期末,3)唐初,山东士族的政治特权虽已消失,但仍坚持在大族内部进行通婚。高宗为此颁布“禁婚令”,中宗时曾再次予以强调,而民间仍以“五姓婚姻为第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崇尚门第之风已然成俗B.中央对地方行政力减弱C.皇室摒弃宗法血缘观念D.政府的禁婚令违背律典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可知唐朝初年政府打击门阀士族,但是“民间仍以‘五姓婚姻为第一’”说明当时崇尚门第之风已经成为风俗,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政府对门阀士族的打击,不是中央对地方行政力减弱,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对魏晋以来的门阀士族的打击,不是说明皇室摒弃宗法血缘观念,当时皇室仍是大族,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政府的“禁婚令”违背律典的信息,故D项错误。2、(2017·广东深圳一模)老子认为“无为而无不为”,以为天地万物,都有一个独立不变,周行不殆的道理,用不着神道作主宰,更用不着人力去造作安排。该思想()A.源自对社会现实的反思B.批驳了诸子百家思想C.希望重建等级社会秩序D.否定了自然法的思想解析:A根据材料可知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是源于“天道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从自然界运行的规律出发,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这是源自对春秋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思,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老子批驳了诸子百家思想,排除B项;希望通过“礼”重建等级社会秩序的是孔子,故排除C项;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是源于“天道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是顺应自然法的思想,故排除D项。3、(2017·山东济宁期末)1903年,孙中山在《敬告同乡书》中公开宣布:“革命、保皇二事决分两途,如黑白之不能混淆;如东西之不能易位。”该言论从本质上反映出()A.革命派与改良派间的矛盾不可调和B.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C.近代中国的时代潮流发生重大变化D.向西方学习的层次发生根本变化解析:C革命派与改良派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不能体现材料内容的本质,故A项错误;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一时期没有发生变化,故B项错误;材料“革命、保皇二事决分两途,如黑白之不能混淆;如东西之不能易位”体现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由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故C项正确;向西方学习的层次仍然停留在政治制度的层面,故D项错误。4、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中国自强运动的领袖们……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再进一步”的举动是()A.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向西方学习B.受实业救国思潮影响创办民族工业C.为求富创办采用机器生产的民用工业D.学习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答案C解析洋务派开始学习西方的表现是兴办军事工业,因为“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而题目问的是其“再进一步”的举动,故A项错误;创办民族工业的属于民族资产阶级,是私人性质,而材料强调的是洋务派“再进一步”的表现,故B项错误;洋务派在创办军事工业之后,为了弥补资金上的不足,又创办了民用工业,符合题目“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故C项正确;洋务运动在学习西方层次上局限于器物方面,并未涉及政治制度的改变,故D项错误。5、(2017·山东枣庄期末)柏拉图认为,正义的城邦或理想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统治者应从有才能的人中挑选出来;第二,统治者阶层应过公社生活;第三,国王应是哲学家,或应该让哲学家做国王,因为只有哲学家才具备治理国家应有的知识。这一主张()A.初显了理性主义的思想理念B.规划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宏伟蓝图C.否定了雅典的城邦民主政体D.促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鼎盛时期解析:A材料中柏拉图主张正义的城邦或理想国应从有才能的人中挑选统治者,并由具备治理国家能力的哲学家担任国王。可见柏拉图的政治主张在治国方面具有明确的是非优劣的标准,初显了理性主义的思想理念,故选A项。柏拉图的政治主张不同于近代民主政治思想,故B项错误;柏拉图只是否定雅典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制,并不否定城邦民主政体,故C项错误;此时雅典民主政治的鼎盛时期已经过去,柏拉图针对直接民主制的弊端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设想,故D项错误。6、(2018·福建高三单科质检,19)智者学派授人以修辞、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