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指导】高考化学总复习课时作业26原电池人教版1.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铅蓄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铅电极流向二氧化铅电极C.甲醇碱性燃料电池负极附近将有CO2气体放出D.电解质溶液导电过程中必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解析:C项,碱性电池中不会有CO2存在,CO2与OH-会发生反应,故C项错。答案:C2.相同材质的铁在图中的四种情况下最不易被腐蚀的是()解析:A、D项,Fe、Cu、醋酸或酸雨形成原电池,Fe为负极,腐蚀较快;B项,发生吸氧腐蚀;C项,铁表面覆盖不活泼的铜镀层,保护了铁,故C项腐蚀最慢。答案:C3.(2010北京高考)下列有关钢铁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钢管与电源正极连接,钢管可被保护B.铁遇冷浓硝酸表面钝化,可保护内部不被腐蚀C.钢管与铜管露天堆放在一起时,钢管不易被腐蚀D.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是Fe-3e-===Fe3+解析:铁易失去电子,故钢管与电源正极相连时,更易使铁失电子,故A项错;铁遇冷浓硝酸时表面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故B项正确;铁比铜活泼,当铁、铜相接触时构成原电池,铁作负极被腐蚀,故C项错;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发生反应:Fe-2e-===Fe2+,故D项错。答案:B4.(2011北京高考)结合下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Ⅰ和Ⅱ中正极均被保护B.Ⅰ和Ⅱ中负极反应均是Fe-2e-===Fe2+C.Ⅰ和Ⅱ中正极反应均是O2+2H2O+4e-===4OH-D.Ⅰ和Ⅱ中分别加入少量K3[Fe(CN)6]溶液,均有蓝色沉淀解析:形成原电池活泼金属作负极,正极均被保护,A项正确;Ⅰ中负极为活泼金属Zn,B项错误;Ⅱ中是酸性溶液,电极反应式中不能有OH-生成,C项错误;Ⅰ中无Fe2+生成,所以无蓝色沉淀生成,D项错误。答案:A5.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Cu(s)===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解质溶液Y是CuSO4溶液B.电极X的材料是CuC.银电极为电池的正极,其电极反应为:Ag++e-===AgD.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X电极流向Ag电极解析:根据反应原理,金属铜失去电子作负极,银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可知X为金属铜,电解质溶液Y为硝酸银溶液。金属银作正极,银离子在该电极上得到电子转化为银单质。电子由负极(铜电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银电极)。答案:A6.(2011广东高考)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D.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2+向铜电极移动解析:若a和b不连接,则不能构成原电池,单质铁直接与Cu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置换出铜:Fe+Cu2+===Fe2++Cu;若a和b用导线连接,则构成原电池,此时铁作负极,铜作正极,电极反应式分别为:Fe-2e-===Fe2+、Cu2++2e-===Cu。若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则构成电解池,此时铜作阳极失去电子被氧化,铁作阴极,在电解池中阳离子向阴极运动。答案:D7.(2010安徽高考)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sHSO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其基本结构见下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2+O2===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极流向a极B.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C.每转移0.1mol电子,消耗1.12L的H2D.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解析:在原电池中电子通过外电路从负极流向正极,A项错;b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应为:O2+4H++4e-===2H2O,B项错;C项中未说明标准状况下是1.12L;在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而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只有D项正确。答案:D8.(2012南充适应性考试)右图是一种航天器能量储存系统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系统中存在4种形式的能量转化B.装置Y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C.装置X能实现燃料电池的燃料和氧化剂再生D.装置X、Y形成的子系统能实现物质的零排放,并能实现化学能与电能间的完全转化解析:A项包括白天光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能转化为动能,夜晚化学能转化为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