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关键能力·素养提升考点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关贸总协定探究1布雷顿森林体系史料一1944年,44国签署了《布雷顿森林协定》,根据协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成员国需承担义务,自协定生效后的3-5年过渡时期终了之日起,废除外汇管制,实行货币自由兑换①……以1盎司黄金换35美元的比价为基础,确定成员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结构……成员国不得擅自改变汇率……美国在该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②。”——摘编自王在帮《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兴衰》发现问题:(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实质与影响。(唯物史观)【解读】①体现了该体系有助于实现经济与贸易的自由;②体现了该体系促使美国的优势地位形成。提示:实质: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影响:确立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扩大了世界贸易,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史料二表面看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是美元的灾难,动摇了美元的地位,是美国全球霸权衰落的象征。其实相反,美元从此获得了黄金的生命,而不是和黄金共享生命①……美国依靠独步全球的经济总量,垄断了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地位,刺杀了黄金,偷取了黄金的生命,建立了全球美元经济独裁……美国购买全世界的资源仅需要用美国的印钞机印出来的一张纸(美元)②。——谭智元《金融战争与美元霸权》发现问题:(2)根据史料二,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关系发生的变化。概括影响美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因素。(时空观念)【解读】①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并未动摇美元的地位,其结果是②“美国购买全世界的资源仅需要用美国的印钞机印出来的一张纸(美元)”,即美国从此摆脱了美元兑换黄金的压力。提示:变化:美元与黄金从挂钩到脱钩。主要因素:美国经济实力和对外经济政策。探究2关贸总协定史料发现问题:依据趋势图归纳战后世界关税和贸易发展变化的趋势,分析其变化的实质。(时空观念、唯物史观)【解读】依据时间轴和数据弧线分析看出,关贸总协定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提示:趋势:世界关税平均水平在不断下降;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各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实质:经济全球化在逐步形成。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原因1.体系自身存在缺陷。只有美国长期贸易逆差,才能使其他国家获得充足的美元供应;若美国国际收支持续性逆差,美元则会丧失其中心地位,引起美元危机。固定汇率制度限制了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2.美元危机。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越南战争,使美国国际收支连年逆差,黄金储备大量外流。石油提价、经济危机,美国财政赤字庞大。政府大量发行货币造成通货膨胀,严重冲击了美元的信誉。各国纷纷抛售美元兑换黄金,使美国黄金储备急剧减少。3.世界经济出现多极化趋势。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日本等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开始与美国分庭抗衡,美国的经济竞争力相对削弱。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关贸总协定的比较项目类别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不同点性质国际金融体系国际贸易体系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关贸总协定银行宗旨稳定金融秩序稳定贸易秩序,促进贸易自由化相同点原因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经济秩序的混乱;美国的倡导及其经济实力的强大;建立战后稳定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的需要目的美国进行经济扩张,建立经济霸权作用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便利了美国的经济扩张;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