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营养物质周练习本周习题1.下列食用物质中,热值最高的是()A.酒精B.葡萄糖C.油脂D.蛋白质2.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鸡蛋黄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鸡蛋生食营养价值更高C.鸡蛋白遇碘变蓝色D.蛋白质水解最终产物是氨基酸3.尿素()是第一种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下列关于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尿素是一种氮肥B.尿素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一种产物C.长期使用尿素不会引起土壤板结、肥力下降D.尿素的含氮量为23.3%4.下列关于某病人尿糖检验的做法正确的是()A.取尿样,加入新制Cu(OH)2,观察发生的现象B.取尿样,加H2SO4中和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观察发生的现象C.取尿样,加入新制Cu(OH)2,煮沸,观察发生的现象D.取尿样,加入Cu(OH)2,煮沸,观察发生的现象5.饱和高级脂肪酸的分子通式可以用CnH2n+1COOH表示。营养学研究发现,大脑的生长发育与不饱和高级脂肪酸密切相关。深海鱼油中提取的DHA就是一种不饱和程度很高的高级脂肪酸。它的分子中含有六个碳碳双键,学名为二十六碳六烯酸,则其分子式应是()A.C26H41COOHB.C25H39COOHC.C26H47COOHD.C25H45COOH6.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下3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1)甲方案:淀粉液水解液中和液溶液变蓝甲结论:淀粉尚未水解。(2)乙方案:淀粉液水解液无银镜现象乙结论:淀粉尚未水解。(3)丙方案:淀粉液水解液中和液丙结论:淀粉水解完全。上述3个方案操作及结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7.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从日本进口了数亿吨大豆,用传统的压榨法怎么也提取不出油来。后来发现大豆上都留有一个小孔。请走访1家现代化的植物油厂或上网查询有关资料,然后解释其原因,并用概括性语言回答工厂里现代化的提油技术是用什么方法。8.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元素的蛋白质,经测定其含铁的质量分数为0.34%。若其分子中至少有1个铁原子,则血红蛋白分子的最低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解析及答案:1、解析:油脂是摄食物质中热值最高的物质。“喝酒暖身”是由于酒精能加快血液循环的缘故,与其热值关系不大。答案:C2、解析:鸡蛋白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错;鸡蛋生食,难以消化,营养损失严重,且生鸡蛋中含有多种细菌、病毒等,B错;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不是蛋白质的性质,C错。答案:D3、解析:尿素施入土壤,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最终转化为(NH4)2CO3,(NH4)2CO3对土壤无破坏作用。A、B、C都正确。CO(NH2)2的含N量为:w(N)=×100%=×100%=46.7%D错误。答案:D4、解析:葡萄糖的检验可在碱性条件下与新制Cu(OH)2共热,或与银氨溶液共热而完成。答案:C5、解析:由“学名为二十六碳六烯酸”中的“二十六碳”可推其分子中应含有26个C原子,排除A、C——它们的分子中都有27个C原子。C25H39COOH的烃基(-C25H39)的不饱和度为:Ω==6C25H45COOH的烃基(-C25H45)的不饱和度为:Ω==3C25H39COOH分子中有6个烯键,即6个碳碳双键,B对,D错。答案:B6、甲结论:淀粉尚未水解。答案:甲方案操作正确,但结论错误。这是因为当用稀碱中和水解液中的H2SO4后,加碘水溶液变蓝色有两种情况:①淀粉完全没有水解;②淀粉部分水解。故不能得出淀粉尚未水解之结论。乙结论:淀粉尚未水解。答案:乙方案操作错误,结论亦错误。淀粉水解后应用稀碱中和淀粉溶液中的H2SO4,然后再做银镜反应实验。本方案中无银镜现象出现是因为溶液pH<7,故该溶液中淀粉可能尚未水解,也可能水解完全或部分水解。丙结论:淀粉水解完全。答案:丙方案操作正确,结论正确。7、答案: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取植物油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榨油方法——压榨法。当时,国际上先进的方法是萃取法:在大豆上打1个小孔,将大豆放入CCl4中萃取。我国从日本进口的数亿吨大豆,就是被萃取了豆油的大豆,所以压榨是不会出油的。现在,我国大型企业提取植物油采用的先进技术也是萃取法。8、解析:由于Ar(Fe)/Mr(血红蛋白)=0.34%所以;Mr(血红蛋白)===16471。答案:16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