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试卷(美班)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Cu-64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1选项符合题意。)1.十九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A.提出原子学说B.发现元素周期律C.提出分子学说D.发现氧气2.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NaB.MgC.AlD.Si3.下列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的是A.CO2B.HClC.NH3D.NaCl4.同周期元素(除稀有气体外)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A.元素的金属性减弱B.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C.单质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D.原子半径依次减小5.当今化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是C60,它与金刚石的关系是A.同素异形体B.同一物质C.同位素D.以上关系均不正确6.下列各关系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O>S>SeB.单质的化学活动性:Cl2>F2>I2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H2S>H2Se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LiOH>NaOH>KOH7.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C.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8.下列电子式错误的是A.B.C.D.9.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2XO4,则X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A.XH4B.XH3C.H2XD.HX10.下列递变情况中,正确的是A.Na、Mg、A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减少B.Si、P、S元素的最高正价依次降低C.C、N、O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D.Li、Na、K的失电子能力依次减弱11.下列各组原子序数表示的两种元素能够形成共价化合物的是A.11与17B.13与10C.12与8D.8与1612.右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A、B、C三种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量数。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C元素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B.A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具有强氧化性C.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是:B>C>AD.B元素的氧化物、氢化物的水溶液都呈酸性13.当干冰气化时,下列所述中发生变化的是A.分子大小B.范德华力C.分子内共价键D.化学性质14.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A.O2与O3B.12C与13CC.D2O与T2OD.正丁烷与异丁烷15.某有机物在氧气里充分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由此可以得出该有机物A.分子中C、H、O的个数比为1:2:3B.分子中C和H的个数比为1:2C.分子中肯定不含氧原子D.分子中肯定含有氧原子16.在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A.氯气与氢气反应B.氯气与甲烷反应C.次氯酸分解D.甲烷与氧气反应17.制备一氯乙烷最好采用的方法是A.乙烷和氯气反应B.乙烯与氯气反应C.乙烯与氯化氢反应D.乙炔与氯化氢反应18.苯的结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有单键B.能发生取代反应;ACBC.它还有双键,所以可以起加成反应D.乙烯和苯都能和溴水反应褪色。19.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的干馏B.裂解C.从煤焦油中蒸馏获得到苯、甲苯、二甲苯等D.古代植物变质成煤20.下列各组中的关系互为同系物的是A.1H和2HB.CH3﹣CH2﹣CH2﹣CH3和C.C2H6和C3H8D.O2和O32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油脂的是A.牛油B.花生油C.棉籽油D.润滑油2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钠与酒精混合有气泡D.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23.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乙烯→聚乙烯B.乙酸→乙酸乙酯C.乙烯→乙醇D.乙醇→乙醛24.下列有关能量转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得太阳能转化为了化学能B.人类使用照明设备是将电能转化为了光能C.生物体内的化学变化过程在能量转化上比在体外发生的一些能量转化更为合理、有效D.燃料燃烧时只是将化学能转化为了热能25.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燃烧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B.只要是在点燃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就一定是吸热反应C.只要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反应就一定是放热反应D.如果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26.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置于稀硫酸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