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南洋中学高一历史期末水平测试卷1、史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史料(亦称原始材料),二是间接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下列属于间接史料的是A、毛公鼎铭文B、皇帝诏书C、《史记》D、荷马史诗手稿残片2、被古希腊人称为“美索不达米亚”的地方位于今天的A、伊朗B、伊拉克C、印度D、沙特阿拉伯3、尼罗河是古代埃及文明的母亲河,它的基本流向是A、自东向西B、自南向北C、自北向南D、自上而下4、下列能够用来说明与古希腊民主制度产生原因相关的资料是①希腊地图②爱琴海地区贸易图③发言计时器④陶片放逐法使用的陶片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5、公元前425年左右,意大利南部的塔林敦海湾岸边高地上竖起一座面向大海的新坟。墓前石碑上刻着如下铭文:“此墓收葬吕克瑟司之子……的骸骨,他是用爱奥尼亚方言写作的历史学家之中最优秀者,……他来到图里邑,并最后长眠于这里。”这位客死异乡并被尊称为“史学之父”的人是A、HomerosB、ThucydidesC、HerodotusD、Pericles6、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的出现是由于A、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B、奴隶反对奴隶主的结果C、古罗马版图扩张的结果D、奴隶与贵族斗争的结果7、公元前445年,坎努利斯法案废除了平民不得与贵族通婚的限制;公元前367年,李锡尼——塞克思图法案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共有土地的平等权利;公元前326年,比特流法案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上述三个法案适用的对象是A.平民与贵族B.公民内部C.罗马人与非罗马人D.非罗马人之间8、西欧封建制最终确立的时间是在6世纪8世纪10世纪12世纪A、B、C、D、9、西欧中世纪庄园中设有教堂、法庭等。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B、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经济组织C、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社会组织D、庄园是领主统治农奴的工具10、欧洲中世纪有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是人自由。”这句话的意思是A、城市的自然条件优越B、城市相对独立和自治C、城市的空气比较清新D、城市已不受国王管辖11、在半坡遗址,考古发现了粟和粟壳的遗存。在河姆渡遗址,又发掘出了大量的稻谷、稻茎遗存,经鉴定是人工栽培的水稻,这些都表明了半坡与河姆渡时期,原始农业已经产生。下列因原始农业产生而出现的历史现象中,最早的是A、聚族定居B、贵贱有别C、王位继承D、水利工程12、《竹书纪年·前篇》传述:神农“作耒耜,教天下种谷,立日历,辨水泉甘苦。”;另外人们在山东嘉祥县的汉代画像石上也发现了神农耕作像(如右图)。综合以上两则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神农其人其事纯属编造不可深信B、神农的故事真实可信C、是否有神农其人尚不能完全确定D、神农在历史上确有其人13、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所知,中华民族的祖先分别在多个区域创造了原始文化。这些早期先民的文化区,时间上又先后,规模上有打下,水平上有高低,但是他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既有个性,又有共性。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A、以中原地区为主,逐渐向外辐射B、呈现八方雄起、丰富多彩的态势C、在诸多区域同时出现,各自发展D、各地区存在延续不断的继承关系14、《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导致后者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原始社会的解体B、国家的建立C、人性本恶D、私有制的产生15、目前已发现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在地域上属于A、长江流域B、珠江流域C、黄河流域D、淮河流域16、图像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一图胜千言。关于下列图片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图一:司母戊鼎图二:甲骨文图三:《史记》①图一上的动物纹饰,商人认为可以沟通神灵②图二为我们研究商朝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③图三记载的所有内容已被证明是确实可信的④上述三图所代表的史料互相印证,使商朝的历史成为信史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7、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A.国主B.领主C.盟主D.君主18、甲骨卜辞中有“王大令众人曰协田,其受年”的记载,其中“其受年”是甲骨卜辞中多次出现的反映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