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黄陵中学高新部第二学期中期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春秋战国以来,中国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B.石器锄耕C.铁犁牛耕D.小农经济2.春秋时期,有些人以牛或牛耕作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又有司马牛名犁;晋国还有个力士叫牛子耕。这说明()A.当时盛行图腾崇拜而以牛来命名B.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C.春秋时期已有牛耕技术D.巧合而已,无任何实际含义3.《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4.黄梅戏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随破能避风雨……”这段唱夫妻恩爱苦也甜的歌词,反映了我国古代()①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②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③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④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变法的“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A.分封制的瓦解B.封建王权的强化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上层建筑的变化6.中国古代瓷器生产技术高超,咏“瓷”诗句众多。如:“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矛斋也可怜。”诗中的“越窑”和“大邑”分别以生产什么瓷器出名()A.青瓷、粉彩瓷器B.粉彩瓷器、白瓷C.青瓷、白瓷D.白瓷、青瓷7.宋史专家赵宝珠认为,“……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新道路。”材料论述的是宋代的()A.街市B.坊市C.夜市D.草市8.明朝中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D.无业游民增加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9.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但是到了近代,在北美洲、大洋洲,白种人成了当地的主要居民。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欧洲的殖民扩张B.土著居民的减少C.种族之间通婚D.战争难民涌入10.“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这里的“新天地”主要是指()A.开辟了通向美洲、非洲的航路B.为资本原始积累创造了条件C.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D.资产阶级开始了殖民扩张11.15世纪末,欧洲人开始认识到一种新现象——通货膨胀即价格的普遍上涨。1500年以后,(西欧)价格很快开始迅速上涨。在这个世纪里,整个欧洲大陆的价格平均上涨了4倍。这种现象()A.造成社会动荡,损害了国际贸易B.表明西欧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C.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D.由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引起12.水手成了最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罗马教廷建立了“东方事务部”“传教问题部”等海外传教机构;信贷机构、殖民贸易公司、交易所等商业金融机构纷纷建立。对以上现象出现的背景概括最为准确的是()A.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影响B.宗教改革引发的连锁反应C.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D.殖民扩张的方式有所变化13.19世纪末,“在南美洲,映入眼帘的,到处都是交通线不合理、不充足的特征。修建它们不是为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而是为了连接生产点和装船港口,在它们之间的广大地区连最差的道路也没有”。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的这段话旨在说明()A.西方工业文明促进了南美洲农业文明快速进步B.西方殖民扩张终极目的是满足自身发展需要C.西方的殖民活动改变了南美洲交通落后的面貌D.殖民地和宗主国之间存在着共同的经济利益14.如图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