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师用书新人教版[重大史实]夏商西周(1)政治: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2)经济:青铜农具、井田制、工商食官。(3)文化:甲骨文、金文、学在官府。春秋战国(1)政治: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变法改革、郡县制雏形。(2)经济:铁犁牛耕;都江堰、郑国渠;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3)文化:百家争鸣、司南、《诗经》、《离骚》。选修孔子。[时段特征]1.夏商西周时期(1)政治上,实行分封制,中央集权尚未实现。(2)经济上,井田制(土地国有制),集体劳作,工商食官。(3)文化上,学在官府。2.春秋战国时期(1)政治上,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中央集权开始出现。(2)经济上,铁犁牛耕推广,小农经济产生,私营手工业出现。(3)文化上,私人讲学出现,形成“百家争鸣”。[重大史实]政治(1)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中央集权制。(2)汉:郡国并行制、察举制、中外朝制、刺史制、推恩令、独尊儒术。经济(1)秦:修灵渠、驰道,统一度量衡。(2)汉:田庄、牛耕普及、耦犁、犁壁、丝绸之路、水排、“市”、王景治黄河。文化小篆、隶书、楷书;“焚书坑儒”;造纸术;董仲舒新儒学;儒学成为正统;汉赋。选修秦始皇。[时段特征](1)政治上,中央集权体制确立,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斗争开始。(2)经济上,小农经济繁荣,政府奉行重农抑商政策,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商业的发展。(3)思想上,儒家开始取得独尊地位。[重大史实]政治九品中正制。经济均田制、翻车、灌钢法、草市。文化王羲之、宗教画、佛教盛行。选修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段特征](1)政治上,国家分裂动荡,门阀政治盛行,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都相对削弱。(2)经济上,小农经济受到破坏,田庄经济和土地国有制(均田制)盛行。(3)思想文化上,儒家独尊地位受到冲击,士大夫流行清谈(以老庄之学为基础),佛教、道教盛行。[重大史实]政治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经济筒车、曲辕犁;南青北白、唐三彩;坊市制、柜坊和飞钱、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唐诗(李白、杜甫)、火药用于军事、文人画(王维)、雕版印刷品《金刚经》。选修唐太宗。[时段特征](1)政治上,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典章制度先进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2)经济上,隋和唐前期实行均田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曲辕犁出现,生产技术水平提高;手工业和商业繁荣。(3)文化上,隋唐文化在思想、科技、文学、艺术等领域全面繁荣,领先世界,兼收并蓄。[重大史实]政治(1)宋:中央:二府三司;地方:知州、通判、转运使。(2)元:中央:中书省、宣政院;地方:行省制。经济市打破时空限制、交子;棉花推广;经济重心南移。文化程朱理学;宋词、元曲;活字印刷、青花瓷。选修王安石变法[时段特征]1.宋代(1)政治上,中央在与地方的分权矛盾中占据绝对上风。(2)经济上,出现了纸币(交子),坊市界限和时间限制被打破。(3)思想文化上,宋明理学形成发展。2.元代(1)政治上,推行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2)经济上,商业发达,纸币流通。(3)思想文化上,文学、绘画、书法等世俗文化兴盛。[重大史实]政治(1)明:废丞相、权分六部;内阁制。(2)清:军机处、密折制。经济商帮、会馆、资本主义萌芽、“海禁”政策、闭关锁国。文化心学、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小说、京剧、西学东渐。选修李时珍、康熙帝。[时段特征](1)政治上,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2)经济上,传统小农经济继续发展,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商业繁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3)思想文化上,实行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八股取士,禁锢人们的思想,但新思潮也已开始涌现。[重大史实]政治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经济自然经济解体;西方对华商品输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文化“师夷长技”“中体西用”。[时段特征]政治领域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经济领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思想文化领域向西方学习的要求逐渐成为主流思想。社会生活方面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