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2019·安康高三期中)春秋战国时期政治领域从两个方面发生着变化:一是权力的转移,二是兼并战争的发展。这两个变化()A.推动了官僚政治的建立B.顺应了人民的普遍要求C.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解析:选A。权力转移和兼并战争的发展,有利于打破贵族政治,以军事等才能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走向官僚政治,故A项正确。2.(2019·江西省百所名校高三阶段性诊断)秦始皇在平定长达九年的长信侯嫪毐叛乱后,深深地意识到臣子有了封地之后就可以依据封地大肆招揽宾客,养成自己的势力,以致危害国家。这可以用来说明秦朝()A.最先废除了分封制B.亟须进行官制改革C.郡县制推行的原因D.君权受到权臣制约解析:选C。据材料“深深意识到臣子有了封地之后就可以依据封地大肆招揽宾客,养成自己的势力,以致危害国家”可知,秦始皇认识到分封制的弊端,为了解决这一弊端秦朝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故C项正确。3.(2019·中原名校高三质评)如果周天子和一般贵族还保持着比较密切关系的话,那么秦汉时代的皇帝与一般贵族和地主之间就已经存在着一条前所未有的鸿沟。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封建经济的形成B.权力结构的变革C.思想专制的加强D.宗法观念的破坏解析:选B。从西周至秦朝,古代中国的官制历经了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型,由远古时期的世袭变为封建社会的中央任命,其权力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故B项正确。4.(2019·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联考)战国时“宰相必起于州部”,而秦汉以后开启了“布衣将相之局”。这种变化反映了()A.自耕农阶层的分化B.贵族社会的进一步解体C.西汉的统治基础是下层民众D.小农经济的稳定性解析:选B。从战国时期“宰相必起于州部”到秦汉以后“布衣将相之局”,这一变化体现了贵族社会的瓦解,官僚政治的不断完善,故B项正确。5.(2019·山西省45校高三联考)以下是秦朝九卿职位一览表,对此表理解准确的是()职务职责奉常负责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宫中警卫卫尉宫门警卫廷尉负责司法和首都警卫典客主管少数民族事务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治粟内史负责相税和国家财政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太仆负责宫廷车马A.反映了官僚政治的发展历程B.为历代王朝所沿用C.职能分工体现出相互制约的原则D.还没有完全摆脱家国一体的政治状态解析:选D。材料中的九卿职位表只是描述了秦朝一个朝代各个部门的职务、职责,无法体现官僚政治的发展历程,故A项错误;秦朝的九卿制度没有为历代沿用,故B项错误;九卿各司其职,无法相互制约,故C项错误;秦朝九卿既要负责国家大事又要负责皇室事务,体现了秦朝还没有完全摆脱家国一体的政治状态,故D项正确。6.(2019·北京海淀区高三期中)一位古代学者论及某一官职时说:“论列百官之长,要百事之听(负责考查政事得失)。”符合这一标准的官职应该是()A.秦朝的丞相B.西汉的尚书令C.北宋的枢密使D.明朝的首辅解析:选A。由“论列百官之长,要百事之听(负责考查政事得失)”可知这一官职与秦朝助理万机的丞相相符,故A项正确。7.(2019·邢台检测)文献里关于秦朝“三公九卿”官员的事迹,只有丞相、御史大夫及九卿参与国家事务的记载。另据考证,秦朝时期太尉一职并没有具体的人员担任。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A.君主专制集权需要B.丞相主管全国军事C.国家政局稳定太平D.太尉纯属后人杜撰解析:选A。秦朝时期太尉一职并没有具体的人员担任,说明军权由皇帝亲自掌握,这是出于君主专制集权的需要,故A项正确。8.(2019·云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从秦建国到始皇统一天下,秦人谈论的多是农战、攻伐、垦荒、开塞、徕民、重本、抑末等对国计民生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事。这反映了秦治国理念的()A.开放性B.务实性C.进取性D.民本性解析:选B。“农战、攻伐、垦荒、开塞、徕民、重本、抑末”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反映了秦治国理念的务实性,故B项正确。二、非选择题9.(2019·新乡高三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王夫之认为封建论者是搞无益的争论:“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