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二、教学目的:掌握基本史实,深化对重点知识的理解,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三、教学重难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特征和影响四、主要教法:讨论,概述,提问五、教学过程1、简要介绍俄、英、日对中国的侵略。2、日本的侵略背景:国际——一战爆发欧洲列强忙于战事日本乘机加紧对华侵略,企图独占中国;国内:袁世凯专制独裁,恢复帝制,急于得到日本的支持。事件:第一,日本参加世界大战,立即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用武力夺取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日本以战胜国自居对青岛和胶济铁路实行军事统治,制造事端,拒不撤兵。第二,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出于复辟帝制的要求,除第第五号部分内容以后再议外,接受了“二十一条”的其他全部要求。第三,为了扩充自己实力,段祺瑞大量向日本借款。日本乘机提出在山东驻军等侵略要求,段祺瑞政府竟表示“欣然同意”。3、李大钊先生曾经说过:中日近代关系史上,曾有“三甲”,即“甲午”(1894年)、“甲辰”(1904年)、“甲寅”(1914年)。请概括说明在这三个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史实及主要影响。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是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用心爱心专心历史背景主要经过中国抗争最后结果俄国侵占外蒙①俄国的扩张传统②辛亥革命中国政府政权更替。1911①年武力策动外蒙古“独立”。1912②年《俄蒙协约》。③1913年《中俄声明》。④强占唐努乌梁海。蒙古爱国王公及社会各界的反对。中国丧失对外蒙古的主权。英国侵略西藏①英国对西藏的野心;②辛亥革命中国政权更替。1911①年策动亲英分子武装叛乱。1913②年西姆拉会议,企图割占。③制造非法的中印边界东段的“麦克马洪线”。①藏族各界人士反对。②北洋政府军入藏平叛。中国政府拒绝承认。日本侵占山东“一战”爆发,日本以对德宣战为借口,企图独占中国。1914①年武装入侵山东。②英日联军攻占青岛。③1915年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④段祺瑞与日达成协议。五四运动的爆发。l922年华盛顿会议中国收回山东主权。日俄战争,日本打败俄国,将侵略势力扩张到我国东北。1914年,出兵山东,占领青岛和胶济铁路,一战期间形成了独霸中国的局面。4、典型例题20世纪初到五四运动前,帝国主义的侵华方式有何特点?为什么呈现出这一特点?这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现形式和民族运动有何影响?你从中得出哪些认识?分析:该题主要考查20世纪初到五四运动前,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特点,为一道学科内综合试题。这一阶段,我国处于清政府和北洋军阀的统治时期。自义和团运动后,帝国主义采取"以华制华"政策,扶植中国的反动政府,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这样中国社会两大矛盾走向汇流。具体答案如下:特点:帝国主义列强主要采用政治、经济等手段,利用清政府和北洋军阀政客为工具来达到侵略目的。原因:①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②《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驯服工具。北洋军阀也以帝国主义为靠山,大肆出卖国家民族利益。影响:①中国两大主要的社会矛盾趋于汇流,集中体现为广大人民群众与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统治的矛盾。②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对帝国主义本质认识不清。如资产阶级革命派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认识:①帝国主义对华政策不论采取什么形式,都改变不了侵略中国的本质。②帝国主义扶植中国的反动势力共同压迫中国人民,近代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必须把反帝和反封建斗争紧密结合起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历史条件(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3)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抵制外货"、"发展实业"和"实业救国"成为社会各阶层的共同要求。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特征特征:这一时期,中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