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6年课标全国卷命题思路与考情分析考纲考点命题思路考情分析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1.本单元内容由于涉及现实政治及可供命题的角度较死板,全国卷中极少命题。2.复习时建议加强对社会主义理论、实践及新中国的历史认知。3.从历史反思角度认识“文化大革命”。4.现代中国的外交虽然命题较少,但并不建议完全弱化该内容,特别要注意中国从古代到近代、当代对外关系的关联、中国外交政策与国际关系格局的关系等。“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践——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2016·课标全国Ⅰ,31)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第8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考纲要求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2.“文化大革命”。3.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4.“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课标提示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4.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考点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考点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考点三“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及其实践[巧学妙用]1.图示解史——建国初期的民主政治2.易误提醒——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及民主党派地位作用(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2)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3)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其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中共与民主党派是密切合作关系,民主党派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在野党,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3.概括总结——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4.图示解史——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及转折5.构图解史——民主政治的新发展6.图示解史——祖国统一大业7.辨析比较——特别行政区与民族区域自治[自主学习答案]考点一①七届二中全会②共同纲领③独立主权④人民民主⑤社会主义⑥全国人大⑦长期共存⑧民族区域自治⑨团结考点二①中共八大②阶级斗争③实事求是④经济建设⑤领导制度⑥1982⑦依法治国⑧宪法考点三①和平方式②1997③九二共识④一国两制考法1理解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考题1】(2017·贵州贵阳模拟)将卢梭“主权在民”的理论和马克思提出“国家一切权力归属于广大劳动人民”的观点付诸实践,作为我国政权建设根本原则的成功运用是()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B.建立多党合作的政协制度C.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C『』解答本题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准确理解卢梭与马克思的论点:权力属于人民;其二辨析选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主权在新时期的成功应用故C项符合题意。『』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做主,真正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这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考法2理解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考题2】(2016·湖北百校大联盟联考)下面是新中国历届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示意图。此图表明新中国()A.政协制度形成经历了长期的过程B.爱国统一战线力量逐步发展壮大C.联合一切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D.在民主政治建设上已经较为完善答案B『』解答本题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准确理解代表人数反映的问题:参加政协会议的代表人数持续增长;其二理解:政治协商制度是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代表人数的不断增加,说明了爱国统一战线的不断发展。『』多视角归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1)政党地位:在多党合作的关系中,共产党是处于政治领导地位的唯一政党,各民主党派与中共在法律上是平等的,组织上是独立的。(2)政党关系:政治上是密切合作关系。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共同参政议政,共产党不是独揽政权,民主党派也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在野党,二者是政治合作的关系。(3)合作基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4)合作方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最重要的组织形式,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