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历史试卷一、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董仲舒主张“限民名田,以澹(赡)不足”,“塞兼并之路”。这表明董仲舒A.反对土地私有制B.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C.初步提出了社会保障思想D.主张建立平均主义社会【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董仲舒主张抑制土地兼并,结合史实可知这是董仲舒进一步发挥了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所以A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C两项材料并未直接体现,D项说法错误,董仲舒主张的实质是要保护小农经济的稳定性。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儒学思想2.宋神宗时,……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耍闹去处,通晓不绝”。上述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A.封建剥削制度逐渐削弱B.城市商品经济的发达C.政府放松对商业的监管D.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经济政策的理解。主要原因一般从经济的角度来考虑。中只有B项符合题意。其它与材料不相符合。所以选B。3.下图是我国最早出现的纸币──交子。下列有关交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B.最早出现于我国四川地区C.是迄今所知世界最早的纸币D.明清时期取代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最早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故AB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明清时期白银是主要的流通货币,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D。点睛:该题是个逆向思维的题目;明清时期白银是主要的流通货币,而不是交子。4.据张瀚《松窗梦语》记载,明朝中后期杭州仁和县有张毅庵者,因其丝织品“备极精工”,人相争购,于是逐渐富裕,从一张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雇请“各色人匠",因此,“家业大饶”。上述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明朝中后期杭州的丝织业发达B.杭州丝织品做工精致,备受欢迎C.杭州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杭州人辛勤劳动,因此逐渐致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资本主义萌芽的特征。材料“雇请“各色人匠",因此,“家业大饶””体现出雇佣劳动关系,说明此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故C项正确,ABD项是现象。所以答案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特征5.18世纪末,中国出现了以经营汇兑业务为主的票号,这些票号主要由山西商人设立,有日升昌、蔚泰厚、合盛元等家。这表明当时A.山西成为商业最繁盛的地区B.为商业服务的金融机构获得发展C.商业资本完全转往金融领域D.商业发展受到重农抑商政策制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介绍了票号的出现,D项不符合题意首先排除;A和C项分别错在“最”和“完全”上,过于绝对;票号以经营汇兑业务为主,是为商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因此B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清朝商帮。6.在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汉阳铁厂等局厂中,设立了总办、会办、提调若干人,并且受总督、巡抚的监督和总理衙门的节制。这表明A.洋务企业已经完成了近代转型B.洋务企业具有封建衙门性质C.洋务企业已从封闭走向开放D.洋务企业培养了科学技术人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内容可知,洋务企业设立了类似于封建官僚模式的官吏并且受封建官府的压制,突出了洋务企业的不彻底性,其没有完成近代转型,故A项错误;材料凸显了洋务企业的封建性,故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洋务企业的不彻底性,不是从封闭走向开放,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其培养了科学技术人才,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B。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7.1882年,英国商人比尔在年度财务报告中沮丧地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法国的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