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外交成就1.1931年11月以来,人民习惯称毛泽东同志为“毛主席”。毛泽东同志1954年当选的“主席”与新中国成立时当选的“主席”含义不同,这主要是基于()A.政党和政府的不同B.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C.执政理念的更新D.所有制性质的根本变化【答案】B2.乌兰夫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报告》中说:“民族的区域自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之内的、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遵循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总道路前进的、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正式确认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在()A.1949年B.1954年C.1984年D.1998年【答案】B【解析】1954年宪法正式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如图,台湾对大陆出口贸易额持续增长的原因是()台湾对大陆出口贸易额(单位:亿美元)A.《告台湾同胞书》发表B.“一国两制”构想推动C.“九二共识”基本达成D.两岸“三通”最终实现【答案】B4.史学界认为,“日内瓦会议开创了我国外交活动的新天地”。“新天地”主要是指()A.以发展中国家的姿态步入国际外交舞台B.以世界大国的身份步入了国际外交舞台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D.迫使美国公开承认了新中国的合法地位【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状况。1954年,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议,此后中国步入了世界外交活动舞台,开创了我国外交的新天地,故选B项。5.阅读下列新中国成立初期与中国建交国家及建交时间表(1955~1962年),这一表格反映的史实是()时间国家1955年阿富汗、尼泊尔1956年埃及、叙利亚、也门1957年斯里兰卡1958年柬埔寨、伊拉克、摩洛哥、阿尔及利亚1959年苏丹、几内亚1960年加纳、古巴、马里、索马里1961年刚果(金)、老挝1962年乌干达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准则B.“求同存异”方针得到了普遍支持C.亚非会议开启中非关系全新局面D.不结盟运动推动亚非国家新联合【答案】C【解析】从表格时间和国家来看,1955~1962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都是亚非国家,这主要得益于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答案为C项。A项“国际准则”未能体现,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求同存异”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不结盟运动始于1961年,与表格时间不符,D项排除。6.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稳住阵脚、韬光养晦、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对此解读错误的是()A.符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针对的是两极格局逐渐解体的国际环境变化C.“韬光养晦”是指专注国内发展、少参与国际事务D.“有所作为”主要表现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答案】C7.下列对三幅图片展现的共同信息理解最准确的是()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峰会A.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B.中国奉行友好结盟和平外交政策C.中国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合作D.中国倡导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新时期的外交。中国在新时期奉行不结盟政策,B项排除;金砖国家中包含俄罗斯,属于发达国家,C项排除;朝鲜六方会谈不能体现出区域合作,D项排除。故答案选A。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提出,“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去找”。在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中间,“中立”是不可能的,中国必须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一边。明确宣布“一边倒”,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幻想。这一外交方针对新中国建设起了重大作用。——靳德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不仅使新中国在经济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走了许多弯路。同时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的发展。——《美国对华政策与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之联系》(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施“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