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县市一中2010——2011学年上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高一历史试卷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香港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周代封建”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书中的“封建制度”在大陆历史教材的提法是A.分封制B.封建社会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度2.汉高祖刘邦想废太子(吕后所生长子,即汉惠帝刘盈)而立戚姬之子如意为新太子。御史大夫周昌说:“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周昌极力反对汉高祖废太子的原因是A.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威权B.坚守御史大夫谏议之责C.维护传统宗法继承制度D.根除影响汉政权稳定的隐患3.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D.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4.下列是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示意图,其演化的先后顺序是①②③④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④②③D.②③④①5.下列是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其中排序正确的是A.郡县制→分封制→行省制→郡国并行制B.分封制→郡国并行制→郡县制→行省制C.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D.行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分封制6.下图为我国古代地方权力强弱变化图,较为正确的是ABCD7.法国启蒙思想家魁奈说:“中国无世袭贵族,官爵仅靠功绩与才能获得……工匠的子弟也能当上总督”。他所评价的是中国的A.分封制度B.察举制度C.监察制度D.科举制度8.历史纪年方法的掌握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秦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公元前三世纪晚期②康熙是爱新觉罗·玄烨的谥号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农历己丑年④民国33年台湾摆脱日本的殖民统治回到祖国怀抱。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9.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D.跪受笔录,上传下达10.1861年,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文明人”是指A.英国军队B.法国军队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11.“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这副对联讽刺的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2.《马关条约》中,反映帝国主义资本输出侵略要求的内容是A.割让领土B.开放口岸C.开设工厂D.巨额赔款13.下列《辛丑条约》内容,最能表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A.赔款白银4.5亿两B.拆毁大沽炮台C.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斗争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年代A地方年代年代地方年代地方地方14.日本在占领区实行奴化教育的根本目的是A.宣传法西斯主义B.培养和训练汉奸C.欺骗舆论,缓和民族矛盾D.实现其民族同化政策15.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B.本国自然灾害的严重C.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D.基督教的传播16.武昌起义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武昌起义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自由权利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17.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说,辛亥革命后,如果谁要做皇帝或者拥护他人做皇帝,一定会被看成疯子。这充分说明A.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C.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已实现18.1940年,周恩来在重庆与当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时一语双关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