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22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福建莆田模拟)18世纪,大批法国亚麻布和印度棉布服装涌入英格兰。为保护英国传统的毛纺织业,枢密院和议会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严禁商人进口亚麻布和棉布并禁止人们穿进口服装。这一措施(B)A.推动英国毛纺织业迅速发展B.客观上吹响工业革命的号角C.促进君主立宪制的逐渐确立D.导致英国殖民优势日益丧失解析:根据材料“为保护英国传统的毛纺织业,枢密院和议会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严禁商人进口亚麻布和棉布,并禁止人们穿进口服装”可知,政府对进口服装的管制,刺激了英国本土棉纺织业的发展,客观上吹响工业革命的号角,故选B项;根据材料“为保护英国传统的毛纺织业,枢密院和议会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严禁商人进口亚麻布和棉布,并禁止人们穿进口服装”可知,政府对进口服装的管制,刺激了英国本土棉纺织业的发展,冲击英国毛纺织业,排除A项;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排除C项;18世纪英国殖民势力优势凸显,排除D项。2.(2020·广东揭阳模拟)中世纪以来的英国乡村惯例,穷人可以捡拾贵族庄园收割后土地上遗落的麦穗,贵族不得反对,富人则无此权利。许多穷人赖拾穗为生。但到了18世纪末,高等民事法院应农场主的诉讼,否定了拾穗的合法性。这一变化(A)A.强化对私有产权的保护B.不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C.体现资产阶级统治的残酷性D.反映了英国社会道德的沦丧解析:题干信息中世纪穷人可以到贵族庄园拾穗,以致“许多穷人赖拾穗为生”,但“到了18世纪末,高等民事法院应农场主的诉讼,否定了拾穗的合法性”,结合工业革命的所学知识,可知政府强化对私有产权的保护,故选A项;题干中中世纪“许多穷人赖拾穗为生”,而到18世纪末,穷人失去这一权利,被迫流向城市做工,有利于工业革命,排除B项;18世纪末的英国政府还是大地主和新贵族联合执政,排除C项;穷人只是捡拾遗落的麦穗,不能因此说他们有道德沦丧的问题,排除D项。3.(2020·山东滨州调研)1802年英国颁布了《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案》,这个法案规定了学徒必须接受适当的教育。1870年颁布《初等教育法》规定5~12岁的儿童须接受义务教育。影响英国这些立法的主要因素是(A)A.工业时代的社会需求B.民主政治的不断进步C.启蒙运动的人文关怀D.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解析:根据材料“1802年英国颁布了《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案》,这个法案规定了学徒必须接受适当的教育。1870年颁布《初等教育法》规定5~12岁的儿童须接受义务教育”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工业革命的开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故选A项;材料体现的是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民主政治进步无关,排除B项;影响这些教育立法的主要因素是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不是人文关怀,排除C项;教育事业发展是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与工人阶级斗争无关,排除D项。4.(2020·辽宁沈阳模拟)马克思认为生产与消费相互制约,消费在社会生产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英国学者尼尔·麦肯德里克等人认为,18世纪晚期,英国开始迈向消费社会。据此可知,英国进入消费社会的主要原因是(A)A.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的迅猛增长B.社会各阶层收入及消费水平提高C.高效便利的交通网络提供了条件D.殖民扩张与黑奴贸易的资本积累解析:根据材料“18世纪晚期,英国开始迈向消费社会”可知,英国进入消费社会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创造了极大的物质财富,促进生产力的迅猛增长,有力地刺激了消费主义的扩张和消费社会的兴起,故选A项;英国社会各阶层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大幅提升是消费社会兴起的重要经济保障,并非根本原因,排除B项;高效便利的交通网络提供了交通条件,并非根本原因,排除C项;海外殖民扩张与黑奴贸易对本土消费社会的兴起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项。5.(2020·四川遂宁模拟)有学者认为:“到19世纪中叶,……大量数字说明工业革命造成的贫富距离在拉大,财富的分配极不合理。社会的人文纽带被工业化完全拧断。英国人花了好长时间才意识到,贫困不是客观规律,而是工业革命的失误。”对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D)A.工业革命的全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