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汉语拼音“零起点”教学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加强小学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有效衔接,适应儿童个性差异的特点,让教育教学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为小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校认识到汉语拼音教学必须实行“零起点教学”。这是小学新生入学之后,学校教学的重要工作。为了让一年级语文教师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进度实施教学,不随意拔高教学和评价要求,不随意加快教学进度,不以班上拼音掌握的好,识字量多的学生为教学起点的依据,防止出现盲目追赶进度的“抢跑”现象。我校制定了关于减轻学生负担、实施汉语拼音“零起点”教学的实施方案。一、教师要转变观念,设立学习准备期。作为一年级的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孩子的第一次认知是十分重要的。有些孩子在幼儿早教班学的拼音,无论是发音还是拼读都并不准确、不规范,到了小学里还要重新纠正。所以教师一定要清醒的认识到,孩子的基础不同,汉语拼音教学一定要从零开始,让每一位同学都从头来,不要提高起点,要就低不就高,不要违背了孩子正常的学习规律,产生厌学情绪。所以一定要做好小学和幼儿园课程的衔接,便于学生尽快的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建议在小学一年级入学期开始,设置2周的学习准备期。语文学科第一周的学习内容是看图说话和学习拼音a、o、e,要求学生认清它们的形,读准这3个字母的发音并能按四线格正确书写。第二周进行i、ù、ü和ai、ei、ui及声母b、p、m的教学,让学生先少量的学习,对汉语拼音产生兴趣,之后再进行教学,一定要遵循教学的规律循序渐进。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教学时间保证一个半月,倡导在识字、阅读、生活中不断巩固汉语拼音。不提倡汉语拼音教学一结束就进行“拼音过关”测试。另外语文教师要明确拼音教学的要求: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常用音节,正确抄写声母、韵母和音节。不听写,不默写,不给汉字注音。学习准备期的课程以游戏活动为主要形式,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感悟学科学习的乐趣,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初步养成听说读写的能力。另外利用活动课时,要重点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师生交流互动,以熟悉环境,快乐牵手,礼貌待人,遵守规则,了解规范,安全自护,实践成长,合理安排活动内容。二、加强教师备课,优化课堂教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学前情况做好摸底,怎样教,如何教,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充分备课,备好课才能教让学生学好,掌握好。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实践性。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一年级上学期开始的6周时间都是整体认知汉语拼音阶段,也可延长,根据教学情况和学生实际掌握的情况而定。对于“零起点”的学生,教师要制定合理的复习巩固和实践运用的方法,让学生能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对于汉语拼音教学,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学习汉语拼音。在听故事、讲故事中学习拼音,设计一个生活情境来学习拼音,通过儿歌学拼音,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记住拼音字母的音、形,还能创设一种充满乐趣的语文课堂。其次教师还可以在游戏中让学生学拼音。以多种形式的游戏和有趣的活动来组织汉语拼音的学习,通过趣味性强的游戏和活动,学生对拼音字母的音、形掌握得更牢固,对音节的拼读积极性更高,学得轻松,练得扎实。再次教师可以让学生手脑并用,亲密接触汉语拼音。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用身边可利用的东西摆出拼音字母的形状,或用橡皮泥捏出拼音字母,或用纸制作拼音字母卡片等,让抽象的拼音字母变得形象直观。这种手脑并用的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手段。最重要的是教师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多渠道学习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是学习汉字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的学习重在运用。在学完了全部拼音之后,可以让学生为身边的一些物品贴上音节卡片;让学生试着用拼音记录自己的所看、所感、所想,使学习内容简单化、生活化。三、制定汉语拼音零起点教学的具体措施。零起点的汉语拼音教学是学生写字、认字、朗读、写作的基础,可以说关系着汉语学好与否的全局,在汉语学习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