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能通过哪些渠道或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火山喷发的物质温泉、热泉遥感技术其他改进钻探技术纵波(P波)Primary横波(S波)secondary快慢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发生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做地震波。地震波固、液、气固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震波2、内部圈层的划分3、内部圈层的特点二、地球的外部圈层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的圈层结构内部圈层外部圈层界面界面地壳地幔地核莫霍古登堡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小结:1.古登堡界面是()A.岩石圈和地幔的界线B.地幔和地核的界线C.地壳和地幔的界线D.上地幔和下地幔的界线2.纵波和横波在古登堡界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A.波速都明显下降B.波速都明显增加C.纵波完全消失、横波波速突然下降D.横波完全消失、纵波波速突然下降DB4.下列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B.岩石圈是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上)部分组成C.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D.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不密切3.地球上岩浆的发源地一般认为是在()A.地壳下部B.岩石圈下部C.软流层D.外地核CB读图1-16回答下列问题:(1)在上图中填上地震波代号。P:纵波S:横波。(2)无论纵波还是横波在经过a界面时,速度都明显加快,a为__________界面,其以上部分A为__________;横波经过b界面时消失,纵波速度突然减缓,b为________界面,其以下部分C为________,其以上部分B为_______。图1-16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SP莫霍地壳古登堡地核地幔332900速度{千米/秒)地震波的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地幔地核地壳上幔地下地幔内核外核纵波横波波速都明显增加横波完全消失纵波波速突然下降放大想一想: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下的物质状态可能是什么?说明了物质状态发生了变化:在莫霍界面下P、S波都能通过,物质状态可能是固态;在古登堡界面以下,S波消失,物质状态可能是液态。提示地壳地幔外地核(液)内地核(固)地球的圈层结构像半熟的鸡蛋蛋壳——地壳(薄)蛋白——地幔(中)蛋黄——地核(厚)岩石构成的固体外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大陆地壳厚,大洋地壳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在距地球表面以下约100公里的上地幔中,有一个明显的地震波的低速层,这里物质呈熔融状态,可能是大部分岩浆的发源地。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铁、镍),可能是地磁产生的主要原因。返回1.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会有什么感觉?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2.在海上的人呢?只是上下颠簸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图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包围地球的复杂系统,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水圈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的循环运动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成为地球上最具活力的圈层。水圈读地球外部圈层构成的示意图ABC分析A、B、C分别代表什么圈层?BCA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4.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3.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A.瀑布B.岩石C.树木花草D.大气2.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A.生物圈B.水圈C.岩石圈D.地壳1.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A.2个B.3个C.4个D.5个读瀑布景观图,回答1~4题。CBCB返回返回369121533千米2900千米速度{千米/秒)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