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和谐教育[1]VIP免费

浅谈和谐教育[1]_第1页
1/3
浅谈和谐教育[1]_第2页
2/3
浅谈和谐教育[1]_第3页
3/3
浅谈和谐教育和谐是“美好事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完美的配合、协调和多样性的统一,在心理机制上使人愉快、满足,并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由此可见,和谐教育首先是学校教育各要素之间的和谐统一。它包括教育环境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管理体系与管理过程的和谐,学科之间的和谐,德育与教学之间的和谐,教与学之间的和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的和谐等等要素。这其中,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诸要素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获得全面、主动、和谐的发展。因此,我校把新课程所倡导的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作为和谐教育的关键来抓。从我任教以来,我发现教书越来越难了,现在的初中学生和以前完全不同,他们想接近老师,但又没有理由来找老师,由此时时做一些错事情来引起老师的注意,我班的学生如此,其他班级的学生也是如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求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宽容学生,自觉参与学生活动,主动走进学生心灵,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观察,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最大限度地使自己的情感投入产生巨大的亲和力,获得“1﹢1﹥2”的教育效应。尤其是要偏爱暂差生,呵护他们的自尊,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赞赏他们的点滴进步。总之,就是尊重他们的人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在教育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⑴主动接近学生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具有主动性。我班有个胆子十分小的女孩,从不敢抬头看老师。老师一问话,她就发抖。怎么消除她心理上的恐惧感,和她成为朋友呢?我尝试着一点点接近她。课下,我常坐到她旁边试图和她聊天。可是,你越想听她说句话,她就越紧张。这样试了几次都不见效。我想出了新办法,找了两位女同学在学习上多帮助她。我留心她取得的一切进步,抓住时机在班里及时表扬她。从她脸上浮现出的腼腆的笑容里我感觉到我们之间距离缩小了。于是,我进一步和她接近。下课,我请她帮我抱作业本,和同学一起发作业本……渐渐地我发现她在数学课上能主动举手要求发言了,我就把简单的问题留给她,让她有成功的体验,帮她树立自信心和勇气。一个学期过去了,我和她在课间能愉快地说笑了。还有一次,我们班的一个女孩子竟然向我提出:“老师,我可以说说心里话吗?”我笑着对她:“你说呢?”她眯着眼睛考虑了一会,说:“我觉得老师你对我们很能好,所以你会同意的。”谁知她还说:“不过一定不能告诉别人,同意吗?实话实说,我想和你说是觉得你和蔼可亲。”她的话让我很吃惊,我满足了她的要求。结束谈话时,她又提出一定不要告诉别人,我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因为在他们眼中,我不仅是老师,是班主任,还是他们信赖的朋友。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注意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始终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地位完全平等的基础上,不因为学生的反应迟钝而训斥他们,不因为学生的过失和错误而嘲笑他们,不因为学生的幼稚和固执而冷落他们。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校园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校运会、个人技能展示、参观、采访等,以此满足他们成长的需求,促使他们在愉快、和谐的活动中获取新知,增长才干,学会合作,学会做人。⑵用微笑对待每一堂课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能够从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如果学生怕答错问题被老师批评而不举手或站在那里有话不敢说,那么这常常是由于教师居高临下,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而造成的,这必然会妨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如果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多一些微笑,多几句鼓励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坚持“无错原则”,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各抒己见的场面。我给自己提出了要求:要面带微笑地上每一节课,不在课堂上批评学生,不用过多的时间处理不良问题,表扬激励的语言不离口。这种做法使我和学生在课堂上关系融洽了。由于我的改变,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打消了顾虑,纷纷主动举手发言。我还让学生比赛,看谁在课上举手发言的次数多,谁的发言质量高。课上形成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氛围。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不仅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个人的长处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浅谈和谐教育[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