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学业达标]一、选择题1.(2018·浙江嘉兴学测模拟)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三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允许民间办厂的主张被清政府正式推行是在()A.19世纪70年代B.19世纪80年代C.19世纪90年代D.20世纪20年代答案C解析清政府允许民间办厂是在甲午战争之后,应该是19世纪90年代,故选C项。2.(2018·云南保山高一检测)观察下图,指出这一时期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辛亥革命的胜利,扫除了一些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C.国民政府颁布了若干发展实业的奖励法令D.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力推动答案B解析“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辛亥革命扫除了障碍,故B项正确;客观原因是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排除A项;C、D两项都不是最主要原因。3.某同学用“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四句诗形象概括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对应的时期应该是在()A.19世纪六七十年代B.甲午中日战争后C.“一战”期间D.国民党统治后期答案C解析四句诗分别反映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19世纪晚期的初步发展、一战期间短暂的春天、国民党统治后期的日益萎缩,故选C项。4.下表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空白处最有可能是()行业矿冶业机器业食品工业数量(家)723193100A.造纸业B.火柴业C.榨油业D.纺织业答案D解析我国近代民族工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以轻工业为主,其中纺织业是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面粉业是当时中国的第二大工业,故空白处最有可能是纺织业。故选D项。5.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刘鸿生于1923年创办华商上海水泥厂,生产的象牌水泥在上海等地取得市场优势地位,但很快受到国内启新洋灰公司的马牌水泥和日本小野田水泥厂的龙牌水泥的猛烈冲击,市场上形成了象、马、龙三者的混战局面。这反映了()A.一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迅猛的发展B.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C.这种公平竞争的局面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一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生存艰难但仍勇于前行答案D解析由材料中“1923年”可知发生在一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春天”已经过去,可排除A项;B、C两项说法错误;“市场上形成了象、马、龙三者的混战局面”,反映了民族企业面对外商企业的冲击,仍能够“鼎立”“混战”,体现了一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生存艰难,但仍勇于前行的精神,故D项正确。6.下图根据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的相关数据绘制。图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侵略B.反帝爱国运动的大力推动C.社会安定创造了有利条件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答案D解析图片显示1936年中国总资本、制造业和矿冶业和1920年相比大幅度提高,主要是因为国民政府开展经济建设运动,促使经济快速发展,故D项正确;A、B两项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此时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日本已经开始局部侵华,社会并不是安定时期,故C项错误。7.近代民族资本家“火柴大王”刘鸿生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等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了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刘鸿生这段话最有可能出现在()A.1895~1911年B.1912~1919年C.1927~1936年D.1937~1945年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民族资本主义在官僚资本主义压迫下举步维艰的发展状况。官僚资本出现于1927年左右,南京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是1937年,根据材料“到了重庆”可知D项正确。8.(2018·四川雅安高一检测)一位历史学家在回忆南京解放前夕的生活时称:“中央大学每月发薪水的那一天,可以说是最紧张的一天。各人在会计处拿到薪水,就得赶紧奔向新街口换成银元,立刻嘘嘘地赶到米市买米。”这反映了()A.纸币无法用于购买粮食B.市场上粮食和食品奇缺C.银元币值较纸币稳定D.囤积银元和粮食现象普遍答案C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