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2018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综合能力测试(二)7.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我国历史上出现许多记载文明的书写材料。下列材料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的是A.竹简B.青铜C.丝帛D.纸张8.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乙烷与2.24L苯含C-H键数均为0.6NAB.16.8gFe与足量的水蒸气加热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8NAC.25C时,1LpH=7的CH3COONH4溶液中含NH4+数一定为1.0×10-7NAD.0.2molCO2与0.1molC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CO分子数为0.2NA9.化合物W、X、Y、Z的分子式均为C7H8,Z的空间结构类似于篮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W的同分异构体只有X、Y、ZB.X、Y、Z均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C.1molX、1molY与足量Br2/CCl4溶液反应最多消耗Br2均为2molD.Z的一氯代物只有3种10.最近报道的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并用其发电的示意图如下。装置工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盐桥中Cl-向Y极移动B.化学能转变为电能C.电子由X极沿导线流向Y极D.Y极发生的反应为2NO3-+10e-+12H+=N2+6H2O,周围pH增大11.W、X、Y、乙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Z同主族,W的氧化物水溶液可用于蚀刻玻璃,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的3倍,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X>Y>Z>W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W>Z>YC.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一定比Y的强D.一定条件下,X的单质可与W、Y、Z的单质分别发生化合反应12.由下列实验及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实验现象结论ASO2与H2S气体混合产生淡黄色沉淀氧化性:SO2>SB向盛有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氯水,然后滴入KSCN溶液滴入KSCN后溶液变为红色原FeSO4溶液已被空气中O2氧化变质C试管中盛有Cu(NO3)2溶液,底部有少量铜,向其中加入稀硫酸铜粉逐渐溶解铜可与稀硫酸反应D向2支盛有2mL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入2滴相同浓度的AlCl3和MgCl2溶液,振荡并静置前者无沉淀,后者有白色沉淀Ksp[Al(OH)3]>Ksp[Mg(OH)2]13.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一元弱酸HX、HY、HZ及一种一元强酸还有纯水,分别用相同浓度NaOH溶液进行滴定,V(NaOH)/V。与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为强酸的滴定曲线B.酸性:HX>HY>HZC.滴定HX溶液可用酚酞作指示剂D.HZ+YHY+Z的平衡常数为K=1×10326.(14分)某校同学在实验室中对一氧化碳与硫酸钙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甲组同学利用CaSO4·2H2O在400--500℃脱水制取无水CaSO4。实验中需用到的加热装置中的硅酸盐质的仪器除玻璃棒外,还用到______________。(2)乙组同学利用H2C2O4·2H2O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生成CO、CO2并制备纯净的CO气体,实验装置如下:B、C中盛放的试剂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3)丙组同学利用甲组制得的无水CaSO4和乙组制得的CO并利用下列装置验证反应并检验气态产物中有SO2和CO2产生。①上述装置(部分装置可重复使用)的连接顺序为C→___________。②若E溶液褪色,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③能证明有CO2的生成的实验依据是____________。④若G中产物为CaO,则G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4)丁组的同学取丙组实验后G装置中的固体产物加入试管中,然后加人足量稀盐酸,固体完全溶液且产生少量气体,通入CuSO4溶液有黑色沉淀。可验证CO与CaSO4在高温下还发生了一个副反应,该反应为______________(用方程式表示)。27.(14分)种利用电解锰阳极泥(要成分MnO2、MnO)制备MnO2的工艺流程如下:(1)“煅烧氧化”时,1molMnO煅烧完全转化为Na2MnO4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nO煅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2)“浸取”时,为提高Na2MnO4的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2点)。(3)“调pH”是将溶液pH调至约为10,防止pH低时Na2MnO4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MnO2和_____________;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4)“还原”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5)测定产品中MnO2质量分数的步骤如下:步骤1.准确称取mg产品,加入c1mol/LNa2C2O4溶液V1mL(过量)及适量的稀硫酸,水浴加热煮沸一段时间(Na2C2O4+2H2SO4+MnO2=MnSO4+2CO2↑+2H2O+Na2SO4)。步骤2.然后用c2mol/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