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赣州市十三县(市)期中联考高一年级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O:16Na:23Mg:24Al:27K:39Zn:65第Ⅰ卷(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14C可用于文物的年代的鉴定,12C和14C互为同位素B.“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C.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D.“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②第IA族和第ⅦA族原子化合时,一定生成离子键③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不是离子化合物④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⑤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的相互引力⑥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⑦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同时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A.①②⑤B.④⑥⑦C.①④③D.②③⑤3.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4℃时,18g21H2168O中含有电子数为10NAB.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5molH2和0.5molN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H3分子数为NAC.常温下,1L0.1mol·L-1的NH4NO3溶液中所含氮原子数为0.2NAD.标准状况下,22.4L的CCl4中C—Cl键数为4NA4.关于如右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从锌电极通过电流表流向铜电极B.锌电极发生还原反应,铜电极发生氧化反应C.当有13gZn溶解时,外电路中就有0.4mol电子通过D.铜电极作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e-===H2↑5.下列变化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是()A.灼热的炭与CO2反应B.H—Cl→H+ClC.H2SO4+2NaOH=Na2SO4+2H2OD.C(s)+H2O(g)=CO(g)+H2(g)6.下列各组给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原子个数之比为1∶1共价化合物的是()A.3和17B.1和8C.6和8D.1和97.下列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事实是()①HCl比H2S稳定②HClO氧化性比H2SO4强③HClO4酸性比H2SO4强④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⑤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S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⑥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S与Fe反应生成FeS。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⑥C.①③⑤⑥D.①③④⑥8、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之比与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相等,在周期表的前10号元素中,满足上述关系的元素共有()A.1对B.2对C.3对D.4对9.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B>A>C>DB.原子序数a>b>c>dC.离子半径C3->D->B+>A2+D.离子的还原性C3->D-10.已知反应A2+B2===2AB,破坏1molA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molB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AB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2和B2的总能量之和大于生成的AB的总能量,则反应吸热B.若A2和B2的总能量之和小于生成的AB的总能量,则反应放热C.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Q1+Q2<2Q3D.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Q1+Q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