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浙江省绍兴一中分校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5分)(2011秋•罗定市期中)用来区分溶液与胶体的方法是()A.布朗运动B.电泳现象C.聚沉D.丁达尔现象2.(2.5分)(2011秋•潞西市校级期末)下列溶液中Cl﹣浓度与50mL1mol•L﹣1AlCl3溶液中Cl﹣浓度相等的是()A.150mL1.5mol•L﹣1的NaCl溶液B.75mL2mol•L﹣1的NH4Cl溶液C.150mL1mol•L﹣1的KCl溶液D.75mL1mol•L﹣1的FeCl3溶液3.(2.5分)(2013春•郴州期末)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B.F﹣的结构示意图:C.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ClD.NH3的电子式:4.(2.5分)(2012秋•越城区校级月考)下表所列各物质组中,物质a、b、c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abCAAl2O3NaAlO2Al(OH)3BCCOCO2CSiSiO2H2SiO3DCO2Na2CO3NaHCO3A.AB.BC.CD.D5.(2.5分)(2013秋•南长区校级期中)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①氯化钠溶液②氯化铵固体③铜④石墨⑤熔融NaOH⑥稀硫酸⑦乙酸⑧乙醇.A.⑤B.②⑤C.①②⑤⑥D.①③④⑤⑥6.(2.5分)(2013•宁波校级学业考试)有A、B两个完全相同的装置,某学生分别在它们的侧管中装入1.06gNa2CO3和0.84gNaHCO3,A、B中分别有10mL相同浓度的盐酸,将两个侧管中的物质同时倒入各自的试管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装置的气球膨胀速率大B.若最终两气球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一定小于或等于1mol/LC.若最终两气球体积相同,则盐酸的浓度一定大于或等于2mol/LD.最终两试管中Na+、Cl﹣的物质的量一定相同7.(2.5分)(2010•山东)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C.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8.(2.5分)(2013秋•荆州区校级期末)灼烧绿矾发生反应:2(FeSO4•7H2O)Fe2O3+SO2↑+SO3↑+14H2O.将生成的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有BaSO4生成B.有BaSO3生成C.同时有BaSO4和BaSO3生成D.有SO3逸出9.(2.5分)(2009•江苏)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强碱性溶液中:K+、Al3+、Cl﹣、SO42﹣B.含有0.1mol•L﹣1Fe3+的溶液中:K+、Mg2+、I﹣、NO3﹣C.含有0.1mol•L﹣1Ca2+溶液在中:Na+、K+、CO32﹣、Cl﹣D.室温下,pH=1的溶液中:Na+、Fe3+、NO3﹣、SO42﹣10.(2.5分)(2009•金华模拟)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A.用25mL量筒量取12.36mL盐酸B.用托盘天平称取8.75克食盐C.用电子天平称取1.2355克无水碳酸钠D.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pH为3.511.(2.5分)(2011•宜阳县校级模拟)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A.用过量氨水除去Al3+溶液中的少量Fe3+B.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除去N2中的少量O2C.用新制的生石灰,通过加热蒸馏,以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D.用盐酸除去AgCl中少量的Ag2CO312.(2.5分)(2013秋•福建校级期中)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等.下列反应与Br2+SO2+2H2O═H2SO4+2HBr相比较,水的作用相同的是()A.2Na+2H2O═2NaOH+H2↑B.4Fe(OH)2+O2+2H2O═4Fe(OH)3C.2F2+2H2O═4HF+O2D.2H2O2H2+O2↑13.(2.5分)(2012春•渭滨区校级期末)据报道,科学家已成功合成了少量N4,有关N4的说法正确的是()A.N4是N2的同素异形体B.N4和N2是同位素C.相同质量的N4和N2所含原子个数比为1:2D.N4的摩尔质量是56g14.(2.5分)(2015•薛城区校级二模)将适量的SO2通过入Fe(NO3)3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继续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上述一系列变化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元素是()A.SB.FeC.ClD.N15.(2.5分)(2012秋•越城区校级月考)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3Fe3++2I﹣=3Fe2++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