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与分配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征税与纳税兼顾效率与公平税收及其种类依法纳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个人收入的分配国家收入的分配财政的巨大作用财政的收入与支出主要内容根据课程标准,本单元的内容设计为三课六框。第七课主要介绍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意义;第八、九课讲述的是我国的国家收入分配,主要讲解财政,征税和纳税的基本知识单元展望单元展望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首次提出),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自主导航自主导航(一)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二)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什么?(三)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原因)(四)其他并存的分配方式主要有哪些?(五)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有何意义?1.按劳分配的含义透过海尔看分配以劳动的以劳动的数数量和质量量和质量为为尺度,向劳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少劳少得。得。海尔集团实行高效的薪酬制度,将工资与员工的工作绩效相结合,工资分配只看效果,不论资历,由同岗同酬观念转变为同效同酬观念。在海尔,高素质、高技能获得高报酬,人才的价值在工资分配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出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适用范围分配对象分配标准分配尺度但不是公有制下的任何分配都是按劳分配,如企事业单位的福利分配和社保收入都不是按劳分配。二:平均分配一:按劳分配根据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论工作态度、工作成绩、贡献大小、效率高低、干多干少干好干坏等等,实行大平均,大锅饭三:按需分配共产主义是没有人剥削人的制度,产品极大丰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但按需分配,没有极大丰富的物质条件是不可能的。------邓小平头脑风暴头脑风暴分配方式适应的生产发展水平适应的社会制度按劳分配生产力水平不高社会主义社会按需分配生产力高度发展共产主义社会选择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有的经济条件决定的,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还没有达到实现按需分配的程度,所以不能实现按需分配。生产力生产关系决定①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我国基本经济制度)②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③产品(消费品)如何分配(我国的分配制度)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其它两个内容。经济制度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科技创新资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反作用包括生产关系生产力分配制度决定所有制结构公有制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决定?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力发展水平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按劳分配前提条件物质基础物质基础(根本(根本原因)原因)直接原因直接原因存在差别存在差别谋生手段谋生手段不高不高不平衡不平衡社会占有社会占有由社会分由社会分配配2.按劳分配的必然性按劳分配占主体60%公有制占主体就业劳动者最多公有制3.按劳分配的地位:(主体)材料一:吉某一家五口人员月收入23000元。其中,吉某之父是国有企业工程师,月收入6000元;吉某之母是外商独资企业的普通职工,月收入1000元;吉某本人是小私营企业的老板,月投资利润收入7000元,吉某之妻是一外资企业的经理,月收入6000元。吉某之妹开了一个小商店,月收入3000元。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答:吉某之父是按劳分配,吉某之母是按生产要素中的劳动要素分配,吉某本人是按生产要素中的资本要素分配,吉某之妻是按生产要素中的管理要素分配。吉某之妹是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非按劳分配)2.按生产要素分配3.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和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收入。(1)含义: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