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作业(十六)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和开创外交新局面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19·大连高三质检)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先谈判后建交的方式,“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关于对待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毛泽东认为谈判后建交是“完全必要的,对一切资本主义国家都应如此”。这表明新中国初期()A.严格遵守“一边倒”政策B.仍然受到革命思维的影响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更多考虑单纯的国家利益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先谈判后建交的方式,表明新中国在外交方面比较强调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说明该时期的外交仍然受到革命思维的影响,B项正确;“一边倒”政策是指倒向社会主义苏联一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同临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过程中提出来的,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材料强调该时期新中国的外交受到革命思维的影响,而不是更多考虑单纯的国家利益,排除D项。答案B2.(2019·邯郸高三统测)1951年至1954年中国只新增1个建交国,而从1955年到1959年,有尼泊尔等10个亚非国家与中国建交,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峙B.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C.印尼亚非会议的成功D.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51—1954年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较少,主要是由于我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而1955—1959年数量增加,主要是由于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外交上开始突破意识形态的束缚,外交政策上做出了调整,故D项正确;1951—1959年都处于美苏对峙时期,因此并不是出现数量变化的原因,故排除A项;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综合国力并没有较大的提升,故B项排除;中国参加亚非会议,并推动会议取得成功,正是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一次成功实践,故印尼亚非会议的成功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答案D3.(2019·日照高三期中)1954年10月,在会见日本议员访华团时,周恩来即明确提出:“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这反映了中国()A.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B.从革命外交转向国家外交C.突破美国包围封锁政策D.将谋求与美日关系正常化解析根据材料“1954年10月”“它也可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结合所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可知周恩来主张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联系。结合所学“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映了中国的外交思想从强调意识形态的“革命外交”转向了注重国家利益的国家外交,故B项正确;新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表明中国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与题干无关,故A项排除;新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表明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包围封锁政策,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无法得出中国将谋求与美日关系正常化,故D项错误。答案B4.(2019·湖北省黄冈市高三模拟)虽然美国企图通过它在会议中的“仆从国家”破坏会议,但参加会议的不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民主共和国,还有大批“和平中立主义”和接近“和平中立主义”的国家,它们有要求和平、独立及发展本国经济文化的共同愿望。这次会议()A.推动了朝鲜问题和平解决B.促成了印度支那局势缓和C.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D.确立了非集团不结盟原则解析“美国企图通过它在会议中的‘仆从国家’破坏会议”说明美国没有参加,“不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民主共和国”等信息反映了是第三世界国家参加的会议,“要求和平、独立及发展本国经济文化的共同愿望”应该是万隆会议,此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C项正确;A、B两项都是日内瓦会议;D项是不结盟运动成立大会。答案C5.(2019·宿州高三质检)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美国友好人士埃德加·斯诺夫妇,并说:“目前中美两国之间的问题要跟尼克松解决;如果尼克松访问中国,将高兴地同他谈;他当作旅行者也行,当总统也行。”毛泽东此举意在()A.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B.寻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