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每题1.5分,共40题60分)1.据说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其中的“封建”指的是A.实行分封制B.进行封建改革C.实行宗法制D.任人唯亲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A.封号和耕牛B.土地和耕牛C.土地和人口D.人口和铁犁3.史载,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国,面积很小,二三十个封国联合起来也没有王畿大。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是A强化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B推动诸侯国扩展疆域C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D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4.假如你是一名战功卓著的将军,被周天子分封到了齐国,你A.可以不去朝觐周王B.可以在齐国领地内征派赋役C.不用随从周王去征战D.不可建立自己的军队5.《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A.财产B.地域C.信仰D.血缘6.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7.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8.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B.中央设三公九卿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9.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D.用泥制陶的事实10.全面分析画面内容,下面两幅图可以反映出秦始皇①统一货币②统一度量衡③统一文字④统一车轨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①②④11.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攻打匈奴D.修筑长城12.下列关于秦朝郡县制的叙述,正确的有①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②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③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④有利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3.秦朝三公的权限中,属于丞相的是A.负责管理军事B.负责国家监察事务C.执掌群臣奏章D.帮助皇帝处理政事14.西汉形成“中朝”和“外朝”的主要目的是A.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B.增加国家机构的数量C.减少皇帝外出的劳累D.加强政府的办事效率15.唐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行机制是A、尚书-----中书-------门下B、尚书-----门下-------中书C、中书-----门下-------尚书D、门下-----中书-------尚书16.唐宋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其共同策略之一是A.召开政事堂会议B.众设宰相,分化事权C.以六部分割相权D.设枢密院,与宰相抗衡17.三省六部制的实行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主要是因为A.废除了丞相,中央官制出现重大变革B.政府决策呈现民主化趋势C.三省相互牵制,有利于皇权的加强D.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18.北宋前期继续设置三省六部,但其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仍与唐代相同的是A.三省长官均为宰相B.设置“中书门下”为宰相的办公机构C.由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议D.尚书省统领六部,为全国最高的政务部门19.隋唐实行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不包括A.有利于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步入仕途B.有利于扩大官吏人才C.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20.关于元朝的行省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B.是中国省制的开端C.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D.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不受中央节制21.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特征有A.中央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B.中央直接管理地方各县和村C.主要地方官职可世代沿袭D.地方拥有较独立的行政体系22.在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和相权是划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