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版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二中国近现代史第6讲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总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到新中国成立(1927~1949年),主要处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也是中共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阶段政治国民革命失败,中共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长征实现了战略转移,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基本上完成了反帝反封建谋求民族独立的任务经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较快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成为指导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导思想一、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1.工农武装割据(1)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2)秋收起义: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井冈山道路。2.红军长征(1)遵义会议: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2)长征胜利: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3.国共政权十年对峙时期的三个转移(1)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2)革命中心区域的转移从南方转移到北方(瑞金→长征→陕北)。(3)中国时局由国共两党内战转移到共同抗日(1927~1936年内战→1937年国共合作抗日)。二、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1.侵华日军罪行: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组建“七三一部队”,对根据地进行“大扫荡”。2.全民族抗战(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工农革命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陆军新编第四军。(2)战略防御阶段:两个战场,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重要战役: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太原会战——国共合作典范,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徐州会战——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3)战略相持阶段: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做了重要准备。远征军赴缅作战:救出被困英军七千多人。(4)抗战胜利:日本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展壮大,成为国内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3.四个特点:以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国内正面、敌后两个战场并存;中共在后期起中流砥柱作用。4.胜利保障: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5.意义:近代中国一百年来反帝斗争的第一次伟大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三、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中共七大要求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2)重庆谈判国共签署《双十协定》,确定了和平建国的方针。(3)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协议。2.人民解放战争(1)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2)1947年,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3)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4)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5)1949年4月,北平和谈破裂后,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1.近代中国人民救国道路的四种探索(1)走日本人的路:康有为、梁启超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因顽固派反对而失败。(2)走美国人的路:孙中山主张暴力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3)走俄国人的路:效仿俄国“城市中心论”,革命屡遭挫折。(4)走自己的路:毛泽东开创“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邓小平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且取得了辉煌成就。2.国共两次合作的比较及三大制约因素(1)异同比较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192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1946年)不同点社会背景国民革命时期,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为主要矛盾任务打倒列强,除军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