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30实验常见仪器及基本操作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某学生的实验报告中有如下数据: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食盐;②用量筒量取21.48mL盐酸;③用容量瓶配制210mL1mol·L-1硫酸溶液;④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用去18.20mLNaOH溶液。其中数据合理的是()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解析: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的精确度为0.1g,①正确;量筒量取液体体积的精确度为0.1mL,②错误;容量瓶的规格中有100mL、250mL、500mL、1000mL等,没有210mL的,③错误;中和滴定要用滴定管,滴定管的精确度为0.01mL,18.20mL的数值合理,④正确。答案:A2.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装置①可验证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l2、HCl、NO2、NO等C.装置③中X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解析:装置①中HCl极易溶于水,滴入水后气球膨胀,A选项正确;装置②中,左边导管进气,可收集比空气重的气体,如Cl2、HCl、NO2等,右边导管进气,可用于收集比空气轻的气体,如H2、NH3等,但NO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B选项不正确;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四氯化碳在水的下层,氨气或氯化氢不溶于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以防止倒吸,C选项正确;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可用碱石灰干燥,且多余的氨气可通过倒扣的小漏斗用水吸收(NH3极易溶于水),D选项正确。答案:B3.实验室中的试纸种类很多、用途也比较广泛。下列试纸使用时不需要对试纸预先用蒸馏水润湿的是()A.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氯化氢气体B.用KI淀粉试纸检验氯气的存在C.收集氨气时,用pH试纸检验是否收集满D.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某溶液是否为碱性解析:用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时必须用蒸馏水润湿,而检验溶液时则不可以润湿。答案:D4.下列关于实验安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使用、制备有毒气体应在通风橱中进行,应有尾气吸收处理装置B.酒精及其他易燃物小面积失火,应该迅速使用湿抹布扑盖;钠、钾等失火应用泡沫灭火器扑灭C.汞洒落后,应立即撒上硫粉,并打开墙下面的排气扇D.学生实验时应戴防护眼镜,万一眼睛中溅进酸或碱溶液,应立即用水冲洗(切忌不要用手揉眼睛),然后请医生处理解析:Na、K燃烧生成的过氧化物或超氧化物,易与CO2反应生成O2,因此,Na、K失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应用沙土盖灭。答案:B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①用稀硫酸洗涤长期存放石灰水的试剂瓶;②用带橡胶塞的棕色试剂瓶存放浓硫酸;③用盐酸酸化过的FeCl3溶液,除去H2还原CuO实验留在试管内的铜;④测定某溶液的pH时,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再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点在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⑤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⑥蒸馏时,将温度计的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A.①③B.②③④C.②③D.③⑤⑥解析:因为长期存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含碳酸钙,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阻碍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故①错;浓硫酸有腐蚀性,会腐蚀橡胶塞,故②错;铜可被FeCl3氧化而溶解,故③对;测定某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可用蒸馏水润湿,这样原溶液会被稀释,不能准确测pH,则④错;⑤⑥符合实验操作要求,正确。答案:D6.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B.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解析:本题考查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操作方法。A项,容量瓶不能在烘箱中烘干,错误;C项,酸碱滴定实验中,滴定管需用标准液润洗,但锥形瓶不能润洗,错误;D项,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则实验失败,要重新配制,错误。答案:B7.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解析:本题考查基本实验装置,意在考查学生对实验装置的掌握能力。A项,过滤时,玻璃棒下端应紧靠三层滤纸,且漏斗下端应与烧杯内壁相贴,错误;B项,加热碳酸氢钠的试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