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1、“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一天是民间传说“龙抬头”的日子,也称为“春龙节”,人们用许多美食祭拜龙王,希望它能够行云布雨,广洒甘霖。从节日的起源看,形成这一风俗的主要因素是()A、宗教习俗B、农业生产C、祭祀祖先D、纪念庆典2、下列对宋代城市发展概况的叙述,正确的是B①打破了“市”和“坊”的界限②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③市的启闭也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出现了夜市,晓市等④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⑤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3、汉初规定:商人不许穿丝绸衣服,不许持有武器,不许乘车骑马,不许仕官为吏,不许购买土地。这反映汉初实行()A、海禁政策B、抑商政策C、奖励农耕的政策D、闭关锁国4、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B、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5、1984~1986年苏联农产品年均增产速度为2.6%,1987~1989年下降为1.5%;1986~1989年年均进口粮食3430万吨;另外,肉、糖、黄油、土豆和水果等的进口量也日益增加。据此可推知,苏联()A、重工业的增长过快B、国产粮食用于工业C、经济结构持续恶化D、农民生产积极性低6、下图是1919—1938年苏德英三国在世界制造业中的比例图。导致图示中苏联制造业飞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实施B、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完成C、斯大林模式中发展重工业D、西方经济危机带来繁荣7、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东印度公司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描述了西方殖民者对外殖民掠夺的主要方式B、客观上说明了西方殖民掠夺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C、这一时期西方对外掠夺主要是为了满足对原料与市场的需求D、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是建立在对亚洲、非洲、美洲人民血腥掠夺的基础之上8、“哥伦布发现美洲,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体现的史观有()①全球史观②革命史观③文明史观④社会史观⑤现代化史观A、①③⑤B、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9、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里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A、缩小城乡差距B、促进农业快速发展C、推动城市化进程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10、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一种新的科学的生产管理方式——泰罗制。20世纪初,泰罗制被广泛推广,企业生产效率提高,美国经济迅速发展,职业经理人开始出现。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经营者革命”的出现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企业规模的扩大催生了科学管理体系C、泰罗制的推广促使美国经济进入“大企业”时代D、科学管理成为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11、《全球通史》中有这样的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作者要强调的是()A、工业革命是科学技术推动的结果B、工业革命时国家对科技发明投入不足C、第二次工业革命诞生了许多科学家D、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12、1896年,杨宗濂、杨宗瀚兄弟在无锡开办的业勤纱厂尽管日夜开工,仍无法满足常州、江阴、镇江等地的需要……1907年,业勤纱厂声誉鹊起,盈余50万两白银。这一现象出现的客观因素是()A、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B、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C、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13、张謇自称兴办实业可谓是“幸而利,幸而成”,却又“至于钝,几于败”,感叹自己“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造成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