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曹县2017-2018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1月)期末模拟考试试题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6分)1.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是初中历史学习的目标之一。请判断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公元前1世纪的是()A.公元前138年出使西域B.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C.公元25年建立东汉D.公元105年改进造纸术2.与西汉相比,东汉政治上的突出特点是()A.农民起义后建立的封建王朝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D.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3.我国古代有一种器皿称之为“鼎”,一般“鼎”有三足。我国历史上曾出现三国分立的局面,被形象地称为“三国鼎立”。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A.长平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4.下面是西汉开辟丝绸之路,起点A与终点B的地名分别是()A.西安、安息B.欧洲、长安C.西安、伊朗D.长安、欧洲5.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的景象。”这种现象出现于哪一时期()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魏晋南朝时期6.考古专家在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漆器屏风上发现了《论语》,某报刊评论:“可见墓主人刘贺对儒家典籍尤其是与孔子相关的著作特别重视,除了大风气外,个人的喜好恐怕也是重要一面。”“大风气”指的是()A.“焚书坑儒”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尊孔复古D.“打倒孔家店”7.光武中兴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促使这一局面出现的措施不包括(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AB)A.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B.合并郡县,裁减官员C.实行盐铁专卖D.多次下令释放奴婢8.“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下列与《三字经》中的这段话所概括的历史不相符的是()A.东晋结束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统称“南朝”B.北魏曾经统一黄河流,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C.这一时期正式形成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局面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是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9.北魏孝文帝改革后,生活在北魏的鲜卑族贵族女孩可能经历()①学汉语②穿戴汉族服饰③改汉姓④禁止与汉族贵族联姻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0.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体系,帝国采取“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的措施。这表现在()A.北讨匈奴、南征北战、开凿灵渠B.联络月氏、北击匈奴、通婚和亲C.修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D.修筑驿道、收复河套、开发象郡11.某电视剧组准备拍摄以下四组历史镜头,其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A.刘邦在灯下阅读《史记》B.张仲景在写一本关于中医理论的书籍C.汉武帝练“五禽戏”强身健体D.刘邦带兵逃入寺院12.从《史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的历史事件是()①张仲景写《伤寒杂病论》②商鞅变法③道教的兴起④楚汉之争⑤蔡伦制成植物纤维纸⑥陈胜、吴广起义。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⑥D.④⑤⑥13.下列物种中,属于从西域传入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制度建立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C.科举制度的形成D.世袭制的确立15.徐州学者王文正认为:若无东汉楚王刘英、下邳笮融、南朝刘裕、梁时萧衍等徐州籍人崇佛,就不会有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句中描述的佛教在中国传播的盛况。请问佛教传人中国的时间是()A.春秋战国时期B.西汉末年东汉初年C.三国两晋时期D.南北朝时期16.有一场战役发生在东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此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这场战役是()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长平之战17.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共同点是()①时间都发生在东汉末年②交战双方中都有曹操的军队③结局都是以少胜多④都促进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