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台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卷)学校: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新华社报道,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受到国人的追捧。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节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王位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禅让制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这段材料说明西周分封制中分封的主要对象是A.周王的亲族B.在战争中立功的将士C.周王的姻亲D.商朝的王族和贵族3.《史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楚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这就是历史上“楚王问鼎”和“问鼎中原”的由来。“楚王问鼎”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①周王室已经衰微②楚庄王图谋周朝镇国之宝③楚庄王不再效忠周王室④分封制遭到破坏A.①③B.①②C.①④D.②④4.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宋代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丞相权力不断分散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得到不断发展C.专制皇权不断加强D.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5.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设立军机处的是A.明太祖B.明成祖C.清雍正帝D.清乾隆帝第5题图→6.纪念碑、纪念实物等都可以生动地再现历史,右图纪念碑、纪念舰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A.抵制西方文明B.发展资本主义C.反对封建统治D.反对外来侵略7.有人对中国近代某一卖国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地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地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地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8.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前者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B.后者是符合历史潮流的进步方案C.两者都反映了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要求D.二者在经济纲领上是相互矛盾的9.孙中山去世后,被安葬在南京中山陵,墓前也是一块无字碑,原因是孙中山功高盖世,非文字可以表达。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A.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B.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C.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D.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10.“……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戊戌变法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11.“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这是董必武同志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诗句。诗中的“会”指的是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七大12.抗战时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战役。下列哪一战役不属于正面战场组织的A.淞沪会战B.百团大战C.太原会战D.枣宜会战13.“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14.小明在探究人民政协的历史,他知道人民政协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存始于A.1946年B.1949年C.1954年D.1956年15.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中国进行“基本制度选择”提供了条件。当时中国建立或选择的政治制度不包括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村民自治制度C.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6.在中国要避免“文化大革命”的悲剧重演,主要在于A.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B.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C.彻底批判封建思想D.反对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17.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A.中共二大B.中共七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18.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一国两制”中的“两制”是A.两种社会制度B.两种经济制度C.两种法律制度D.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