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枣阳市2016-2017学年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促进明清时期农业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的前提条件是A.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B.政府推行“更名田”C.耕地面积的迅速扩大D.粮食产量大幅增加2.清末的禁海政策对中国发展造成的影响是①阻止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②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③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④造成了中国与西方力量对比的逆转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关于我国古代冶金业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早期铜器主要是生产工具②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③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④西汉时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装置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4.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A.全部投入市场,收入归皇室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5.从春秋的“初税亩”到明朝的“一条鞭法”再到清初的“摊丁入亩”,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特点的是:A、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到以土地财产为主的征税标准B、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C、税种由简化单一演变为繁杂多项D、由实物、劳役地租为主到货币地租为主6.下列有关唐代商业管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城市中的市场与民居分开B.设有专门人员管理城市中的商业交易C.市分散在街道上形成街市D.乡村一般禁止设市,否则视为非法7.李剑农在《中国古代经济史稿》中记载:“(宋朝)从事于耕作之农民,除一部分自耕农外,不为私人地主之佃户,即为官田之佃户。在此相对关系下,土地之转移,除一小部分官田外,其权不操于国家而操于私人,今日为有田之自耕农,明日即可变为佃耕之佃户。”这主要反映了宋朝A.土地所有权转移频繁B.私田数量超过官田C.国家与地主争夺土地D.佃户成为耕作主力8.钱穆《国史大纲》记载:“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该记载反映的土地制度是A.均田制B.封建土地私有制C.井田制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9.《周礼·地官·司市》记载:“大市,曰昃(太阳偏西)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材料说明先秦时期()A.按时段分类交易B.已经出现了夜市C.交易场所已趋同定D.市场初显专业化10.太原王氏是明清著名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经商做官发财后大兴土木,其王家大院被誉为“中国民间故宫”。这一现象A.妨碍了君主专制的加强B.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C.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11.有学者研究(宋本)《清明上河图》发现,图中汴京城墙上下没有一个守卫,也没有任何城防工事,整座城市沉浸在浓厚的商贸气氛中。这些细节传递出的信息()A.国防意识日趋淡漠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商品经济高度繁荣D.国家统一社会安定12.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入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A.农业仅赖百工B.百工亦为本业C.农工比重适当D.农工任其消长13.北宋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迅速贬值,到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白银;白银的使用日益普遍,并最终作为主要支付手段获得政府认可。从力推纸币到最终使用白银主要反映了A.“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B.政府对贸易的控制加强C.政府对贸易的控制遇挫D.中国的银矿产资源丰富14.中国的瓷器在海外广受欢迎,期中珐琅瓷的制造朝代为A.两汉B.隋唐C.宋元D.明清15.北宋四川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最终获得政府认可的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古代纸币的兴衰表明()A.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B.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停滞C.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D.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