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仿真模拟卷(八)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中国人取名很有讲究,一般而言,以字定辈者,都将这些辈份字置于姓之后,如张学良、张学思、张学铭。上至皇族,下至百姓都有辈分。这体现了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观念是()A.等级观念B.辈分观念C.法治观念D.宗法观念2.孟子:“论说王道,丁宁(叮咛)反覆(复),皆不出乎夫耕妇蚕、五鸡二彘,无失其时,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数十字而已。”据此可知,孟子认为()A.应该保护小农经济B.农业生产环境优越C.农民生活富足安稳D.需要改进生产技术3.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开疆拓土的有()①开凿灵渠,平定岭南②开辟“五尺道”,并在当地委任官吏③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④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解读下图《汉纸出土地点及造纸术传播》,下列结论中较为合理的是()A.在公元4世纪造纸术发明于中国的西北B.造纸术对亚洲的影响超过其他各个大洲C.造纸术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前提D.造纸术广泛传播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5.假如你生活在唐太宗时代的长安,不可能看到的社会现象是()A.鸿胪寺官员接待朝鲜的使者B.唐朝贵族迎娶罗马商人之女C.日本人在唐政府中担任官职D.唐太宗下令禁止摩尼教传播6.19世纪70年代,一位旅居上海的洋人发现,上海的社会经济生活发生着巨大变化。下列现象中,他能看到的有()①上海周边乡村妇女进城从事缫丝、卷烟等工作②上海一份杂志的封面人物是南通工商巨子张謇③上海与伦敦之间商业讯息可通过有线电报传递④上海轮船招商局开拓中国近代轮船航运事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2016年9月,G20峰会在中国美丽的杭州召开。据史料记载,清光绪二十一年,杭州开为日本商埠,拱宸桥辟为日租界,主权沦丧,民族蒙耻。“杭州开为日本商埠”是在()A.1842年B.1894年C.1895年D.1901年8.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下列对辛亥革命中重大事件的评述有误的是()A.同盟会成立——确立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奋斗目标B.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的结束D.清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宣告中华民国成立9.读下表,引起表中中国进口的日本纱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18—1920年日本纱和印度纱的进口情况年代日本纱印度纱合计1918.5-1919.470891392511101421919.5—1920.434177138996173173增减-36714+99745+63031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B.抵制日货运动高涨C.北洋军阀政府限制纺织品进口D.天津、青岛等成为新的纺织业中心10.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撰文:我前岁在北京过年,刚过新年,又过旧年,看见贺年的人,有的鞠躬,有的拜跪,有的脱帽,有的作揖,有的在门首悬挂国旗,有的张贴春联。对这则材料中的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对传统习俗产生了冲击B.社会习俗的改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C.新旧杂陈是该时期社会习俗的特点D.新的社会风尚成为社会主流11.中国近代一位历史学家曾说:“孔子是旧中国思想中心。抓住了孔子,思想之战就成功了。”以下各项中,能够佐证此观点的是()A.义和团运动B.洋务运动C.维新变法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12.“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材料中的“它”最有可能是()A.“一边倒”方针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求同存异”方针D.不结盟政策13.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个时期的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该时期是()A.新中国成立初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初期14.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和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提出这一“改革方向”的会议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