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兰察布市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分值100分时间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孟子认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孙卫上》)对此阐释,最合题意的是A.政治生活是伦理道德生活的廷伸B.强调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C.重视德教在仁政施行中的作用D.德行是王位继承的主要考量因素2.随漪冶铁技术的改进与推广,农具生产在宋代冶铁手工业中占有大宗。宋真宗时,知滨州吕韦简要求朝廷豁免农具税;宋神宗时,夷汉杂居的较偏远地区,如因购买农具不方便,可以申请设置草市。据此可知A.草市作为最低层级的商品流通场所出现于宋朝B.对农具的重视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中国的农本思想C.农具的大量推广促进宋代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D.商业环境的宽松进一步推动宋代农具市场的发展3.清代的木兰秋狝(秋天打猎),是在入关前努尔哈赤、皇太极和入关后顺治各朝经常出猎的传统基础上形成的一项国家大典,可谓清朝的“秋季运动会”。康熙帝在某次行围时强调,从前有人“以朕每年出口行围劳苦军士条奏者,不知国家承平虽久,岂可遂忘武备”;乾隆宜称其行猎目的有三:一是遵循祖制;二是习武练兵,三是怀柔蒙古。由此可见A.木兰秋狝是清朝一直推行的重要政治制度B.木兰秋弥主耍是为了满足君主的娱乐需求C.木兰秋狝的举行有其特定的军事政治意图D.木兰秋狝的制度化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4.20世界3O年代,有西方人这样说:“很多人不理解上海何以会这样迅速的成为一个大工业城市,因为从环挽来看,上海并非理想之地,这里地价贵、房租高、工资昂、水源不洁。其中一个重耍原因是,中国其他地方常动荡不安.上海则不然。”这说明A.近代上海的工业发展取决于安定的环境B.社会动荡是近代中国经济滞后的根木原因C.近代上海因生活成本高并非理想的居住地D.近代上海的发展受列特殊的社会环境影响5.1895年严复在《辟韩》一文中指出:“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1912年严复又认为自古以来只有强人政治才能统治中国。在《与熊纯如书》中说到,“自吾观之,则今日中国须有秦政、魏武、管仲、商君,及类乎此之政治家,庶几有济。”由此可见A.严复从提倡民权走向反对民权B.严复的思想主张日趋保守落后C.严复的主张推动了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D.严复的主张体现了君主立宪的政治理想6.徽州文书是古徽州遗存的民间历史档案,其中一张文书是休宁县农民洪明户收税票,县政府印制的蓝色格式票时间是“洪宪元年”,而实际使用时,在时间栏内又加盖了“民国四年”红章。对该现象理解准确的是A.县政府的行政管理制度混乱B.折射出当时复杂的政治局面C.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城乡各地D.辛亥革命未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7.毛泽东曾指出:“不要国际援助也可以胜利”是一种错误的想法。20世纪50-60年代中国曾大规模接受苏联的经济援助。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国在自身财力紧张、物资匮乏的情况下,也开始对外提供经济技术援肪并不断扩大援助规模。下列对材料解读有误的是A.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成就主要得益于苏联援助B.新中国的对外援助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困难C.新中国的对外援助政策受到国内外形势的影响D.苏联援助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经济封锁8.有学者认为,希腊城邦不是由独立公民个人组成的,而是由公民所归属的氏族、胞族和部落组成;城邦不分大小强弱在宗教、法律、钱币、度量衡等方面享有高度的主权独立。依据材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希腊城邦使公民个人缺乏独立性B.民主政体是希腊城邦的共同选择C.独立自主为希腊城邦营造了和平环境D.希腊城邦是由一些公民共同体所组成9.近代德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后起的工业强国。1840年,在普鲁士铁路上运行的机车中有90%是从英国进口的;到1853年70%的机车是本国制造的,铁轨不仅全部自给,且有出超;20世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