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12月考试化学试卷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8)页。2、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答题卡和机读卡一并收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Al—27Fe—56Cu—64Si—28Ca—40Mg—24Cl—35.5一、选择题(本题有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光导纤维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表彰他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就。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A.SiB.SiO2C.Na2SiO3D.SiCl42.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化镁用作耐火材料B.Na2O常用于潜水艇或呼吸面具的供氧剂C.明矾溶于水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D.FeCl3溶液可用于刻制印刷铜电路板3.在实验室里,使Al2(SO4)3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出来,应选用()A.NaCl溶液B.氨水C.稀硫酸D.NaOH溶液4.为防止所配制的一定浓度的FeCl2溶液变质,可向其中加入()A.铝粉B.铁片C.氯水D.NaOH溶液5.电解法炼铝时,冰晶石的作用是()A.助熔剂B.催化剂C.还原剂D.氧化剂6.根据Fe+CuCl2=FeCl2+Cu;2FeCl3+Cu=2FeCl2+CuCl2两个反应,判断Fe3+、Fe2+、Cu2+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A.Cu2+>Fe2+>Fe3+B.Fe3+>Fe2+>Cu2+C.Fe3+>Cu2+>Fe2+D.Fe2+>Fe3+>Cu2+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铁、铝和浓硫酸、浓硝酸不反应B.工业上常利用铝热反应冶炼难熔的金属,如钒、铬、锰等C.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的各成分的熔点都高D.水泥、玻璃、陶瓷等硅酸盐工业产品的共同原料为石灰石8.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得到的是()A.FeCl2B.Fe(OH)3C.CuSD.NaHCO39.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粗硅制备单晶硅B.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Cu2(OH)2CO3]C.金属冶炼D.服用含NaHCO3的胃药可以治疗胃酸过多10.在NaAlO2溶液中,通入amolHCl气体,生成bmol沉淀后,又通入cmolHCl气体时,沉淀恰好溶解,则原NaAlO2溶液中含NaAlO2的物质的量是()A.molB.molC.molD.cmol或mol11.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A.Al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Al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表现氧化性C.与Al反应产生H2的溶液一定呈酸性D.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熔化的Al并不滴落12.昆仑玉的成分可简单看成是Ca2Mg5Si8O22(OH)2,则其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可表示为()A.CaO·MgO·SiO2·H2OB.2CaO·5MgO·8SiO2·H2OC.2CaO·MgO·SiO2·2H2OD.5CaO·2MgO·8SiO2·H2O13.下列实验室保存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A.氢氟酸存放在带有橡胶塞的棕色玻璃瓶中B.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玻璃塞的棕色玻璃瓶中C.氯化铁溶液存放在铜制容器中D.氯水应保存在棕色带玻璃塞的细口瓶中14.下列反应中,通过置换反应得到金属单质的是()A.铜浸入氯化铁溶液中B.一氧化碳通过炽热的氧化铜C.焦炭与石英混合高温加热D.四氯化钛与金属钠混合加热至熔融15.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Mg2+、NH4+、OH—、HCO3—B.K+、Mg2+、Cl—、SO42—C.Al3+、H+、S2—、SiO32—D.Fe2+、H+、Na+、NO3—16.把1.0mol·L—1CuSO4溶液、1.0mol·L—1Fe2(SO4)3溶液等体积混合(假设混合后液体的体积等于混合前两种溶液的体积之和),向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经足够长的时间后,铁粉有剩余。此时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1.0mol·L—1B.2.0mol·L—1C.3.0mol·L—1D.4.0mol·L—117.下列各组物质反应后,再向得到的溶液中滴入KSCN试剂,溶液变成红色的是()A.氯水和氯化亚铁溶液B.铁屑和氯化铜溶液C.铁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