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主人第二课时教材分析:《黄河的主人》是我国著名散文家袁鹰的一篇叙事性散文。作者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黄河那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及羊皮筏子在奔腾咆哮的黄河上鼓浪前进的壮观场景,进而赞颂了黄河艄公机智勇敢、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精神。设计理念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生成丰富的人文情怀,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唤醒学生的人生体验,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受黄河风浪的险恶和羊皮筏子在黄河上漂流的惊心动魄。3、自读自悟,培养学生的语感,并领会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以及他那高超的驾筏技术。教学重点:感受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体会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教学难点:透过语言文字使学生领会到: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谈话:知道黄河吗?说说你心中的黄河。一、导入奔流不息的黄河,哺育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今天我们继续走近黄河,认识——(生读题)二、新授(一)学习第1自然段。感受黄河雄姿。1、文中给我们展现的黄河是怎样的呢?自读第1自然段。课件:黄河滚滚读了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依生答指导读“黄河滚滚”一句:师:读出万马奔腾的气势。生齐读:黄河滚滚师:读出浊浪排空的气势。生齐读:黄河滚滚师:读出胆战心惊的气势。生齐读:黄河滚滚2、师:让我们一起目睹黄河的雄姿吧。课件:黄河视频3、句子练说:谁来说说你的感受,用上这个句子:我看到()的黄河。4、齐读第一自然段。(二)认识艄公1、过渡:在这巨浪滔天的滚滚黄河之上,有驾驶它的人是_——生:艄1公板书:艄公2、艄公凭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到一句话来回答,划波浪线。课件出示:“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板书:勇敢智慧镇静机敏理解“如履平地”。3、艄公在黄河的惊涛骇浪中穿行,却好像走在平地上一样轻松自如,不愧是——生读题。4、齐读最后一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5、过渡:同学们,这是何等壮观的场面!让我们走进课文,默读课文2-7自然段看看哪些地方体现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把相关的词句划下来,并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旁边简单的写上自己的感受。(读文5分钟)(指导学生感悟)交流(依生回答相机学习以下段落)第二自然段读到这里,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情景?第三自然段(1)“我”非常担心那小小的东西会被黄河的浪头吞没,当作者看到筏子上还有人时,心情怎样?(2)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提心吊胆、胆战心惊)(3)指导读句“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不可思议深感惊讶)第四、五自然段。(1)课件出示羊皮筏子资料。(2)通过读课文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羊皮筏子的小而轻呢?A、“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他整个儿吞没”。(有没有吞没?还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呢!驾驶他的是艄公)B、“贴”水面。(小结:贴而不沉说明艄公的勇敢和智慧)C、人多,物重。“也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吧,上面却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而且在他们的身边还摆着两只装的满满的麻袋”第六、七自然段(1)过渡:险象环生的黄河上,那么小,那么轻的羊皮筏子,居然上面还有这么多人,这么重物,你看他们若隐若现,忽左忽右,如果此时此刻你就站在黄河边,听着黄河的咆哮,看到羊皮筏子在黄河的风浪里颠簸哩!你看了心里怎么样?A、词语积累。面如土色、心惊肉跳、毛骨悚然、六魂无主等。B、那文中作者、艄公、乘客又是什么表情呢?读一读,说说哪些词语2你感受最深呢?好,我们来一起交流一下。(“沉着”“专心致志”“小心地”“大胆的”)C、“谈笑风生”是什么意思?D、你们见过人们在什么情况下谈笑风生...